[实用新型]具有混合液流通道的双磁场作用磁流变阻尼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0761199.9 | 申请日: | 2017-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3071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02 |
发明(设计)人: | 王宁;张佳伟;胡国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东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F16F9/19 | 分类号: | F16F9/19;F16F9/5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30013 江***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混合液流通道的双磁场作用磁流变阻尼器,主要由阻尼器端盖、阻尼器缸体、活塞头端盖、线圈绕线架、永磁铁以及励磁线圈等组成。该阻尼器活塞头右端盖四周加工有圆形通孔,构成轴向液流通道;活塞头右端盖和活塞头左端盖间的轴向间隙构成径向液流通道;轴向液流通道和径向液流通道形成混合液流通道。在线圈绕线架内侧设置永磁铁,使内部单一磁路变为混合磁路,形成双作用磁场,增大了阻尼器输出阻尼力的可调范围。液流通道内置式结构,消除了阻尼器运动过程中的振动,提高了阻尼器稳定性。该阻尼器结构紧凑、体积小、可产生较大输出阻尼力,特别适合应用于土木建筑、汽车领域等减振吸振系统。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混合液 流通 磁场 作用 流变 阻尼 | ||
【主权项】:
一种具有混合液流通道的双磁场作用磁流变阻尼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左吊环(1)、活塞杆(2)、阻尼器左端盖(3)、阻尼器缸体(4)、活塞头左端盖(5)、线圈绕线架(6)、永磁铁(7)、活塞头右端盖(8)、锁紧螺母(9)、右吊环(10)、阻尼器右端盖(11)、补偿弹簧(12)、浮动活塞(13)以及励磁线圈(14);左吊环(1)与活塞杆(2)通过螺纹固定连接;阻尼器左端盖(3)中间加工有圆形通孔,活塞杆(2)与阻尼器左端盖(3)圆形通孔内表面间隙配合,并通过密封圈进行密封;阻尼器左端盖(3)与阻尼器缸体(4)左端面间隙配合,并通过密封圈进行密封;阻尼器左端盖(3)与阻尼器缸体(4)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活塞头左端盖(5)中间加工有圆形通孔,活塞头左端盖(5)圆形通孔与活塞杆(2)外表面过渡配合;活塞左端盖(5)通过活塞杆(2)右侧轴肩进行轴向定位;永磁铁(7)圆周内表面与活塞头左端盖(5)外表面过渡配合;永磁铁(7)通过活塞头左端盖(5)台肩进行轴向定位;线圈绕线架(6)圆周内表面与永磁铁(7)外表面过渡配合;线圈绕线架(6)通过活塞头左端盖(5)台肩进行轴向定位;活塞头右端盖(8)中间加工有圆形通孔,活塞头右端盖(8)圆形通孔与活塞杆(2)外表面过渡配合;活塞头右端盖(8)外表面与永磁铁(7)圆周内表面过渡配合;活塞头右端盖(8)通过永磁铁(7)右侧进行轴向定位;活塞杆(2)右端加工有外螺纹,活塞头左端盖(5)、线圈绕线架(6)、永磁铁(7)以及活塞头右端盖(8)通过锁紧螺母(9)进行紧固连接;活塞杆(2)靠近台肩处加工有互相垂直的圆形通孔,活塞杆(2)右端面加工有圆形孔,与活塞杆(2)台肩处互相垂直的圆形通孔相连通;活塞头右端盖(8)左端面和活塞头左端盖(5)右端面间的轴向间隙厚度为1mm,构成供磁流变液通过的径向液流通道;活塞头右端盖(8)四周加工有圆形通孔,构成供磁流变液通过的轴向液流通道;线圈绕线架(6)加工有绕线槽,励磁线圈(14)缠绕在线圈绕线架(6)绕线槽内;励磁线圈(14)的引线通过活塞左端盖(5)的引线槽和活塞杆(2)的引线孔引出;浮动活塞(13)外表面与阻尼器缸体(4)内表面间隙配合,并通过密封圈进行密封;阻尼器右端盖(11)左端中间加工有圆形沉孔,补偿弹簧(12)右端与阻尼器右端盖(11)圆形沉孔间隙配合,补偿弹簧(12)左端与浮动活塞(13)右端面接触;阻尼器右端盖(11)与阻尼器缸体(4)右端面间隙配合,并通过密封圈进行密封;阻尼器右端盖(11)与阻尼器缸体(4)通过螺钉固定连接;阻尼器右端盖(11)与右吊环(10)通过螺纹固定连接。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东交通大学,未经华东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20761199.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能源汽车的减震器
- 下一篇:一种可水洗半植鞣绵羊服装革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