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深井及高回注压力井用的螺杆泵井下油水分离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41373.7 | 申请日: | 2017-03-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36547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14 |
发明(设计)人: | 李增亮;刘刚;张继通;刘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主分类号: | E21B43/38 | 分类号: | E21B43/38;E21B43/4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58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深井及高回注压力井用的螺杆泵井下油水分离装置,属于油田开采领域,由套管、上油管、上部交叉流道体、下油管、螺杆泵增压装置、油水分离旋流装置、井下油水分离回注与举升装置组成,其特征在于上油管、上部交叉流道体、下油管、螺杆泵增压装置、油水分离旋流装置、井下油水分离回注与举升装置安装在套管内,螺杆泵增压装置与油水分离旋流装置通过上部交叉流道体连接;油水分离旋流装置与井下油水分离回注装置通过下油管连接,油水分离旋流装置与井下油水分离举升装置通过上、下外油嘴连接。两个单螺杆泵在轴向上对称布置的设计使得增压时产生的轴向力相互抵消,降低了油井深度对油水分离技术的限制,特殊的流道使得零件加工成本大大降低。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深井 高回注 压力 螺杆 井下 油水 分离 装置 | ||
【主权项】:
一种深井及高回注压力井用的螺杆泵井下油水分离装置,由套管(1)、上油管(3)、上部交叉流道体(16)、下油管(28)、螺杆泵增压装置(35)、油水分离旋流装置(36)、井下油水分离回注与举升装置组成,其特征在于:上油管(3)、上部交叉流道体(16)、下油管(28)、螺杆泵增压装置(35)、油水分离旋流装置(36)、井下油水分离回注与举升装置安装在套管(1)内,螺杆泵增压装置(35)与油水分离旋流装置(36)通过上部交叉流道体(16)连接;油水分离旋流装置(36)与井下油水分离回注装置通过下油管(28)连接,油水分离旋流装置(36)与井下油水分离举升装置通过上、下外油嘴(15、29)连接;所述螺杆泵增压装置(35)由抽油杆(4)、折返流道接头(5)、上外壳体(6)、上单螺杆泵(7)、上内壳体(8)、挠性轴(9)、中内壳体(10)、下外壳体(11)、下内壳体(12)以及下单螺杆泵(13)组成,抽油杆(4)与上单螺杆泵(7)连接,折返流道接头(5)上端与上油管(3)螺纹密封,折返流道接头(5)下端内径与上单螺杆泵密封配合,折返流道接头(5)下端外径、上内壳体(8)上端外径与上外壳体(6)螺纹密封,构成上环空流道d,上内壳体(8)、下内壳体(12)与中内壳体配合,构成中环空流道(g),下内壳体(12)下端与上部交叉流道体(16)配合,下外壳体(11)上端与上内壳体(8)螺纹密封,下端与上部交叉流道体(16)螺纹密封,抽油杆(4)与上单螺杆泵(7)上端连接,上单螺杆泵(7)上端与折返流道接头(5)同轴线配合,下端与上内壳体(8)同轴线配合,下单螺杆泵(13)上端与中内壳体(10)同轴线配合,下单螺杆泵下端与下内壳体(12)、上部交叉流道体(16)同轴线配合,上单螺杆泵(7)与下单螺杆泵(13)通过挠性轴(9)相连接;所述油水分离旋流装置(36)由双锥旋流器(17)、外壳体A(18)、上支撑管(19)、上支撑底座(20)、上定位座(21)、中部交叉流道体(22)、单锥旋流器(23)、外壳体B(24)、下支撑管(25)、下支撑底座(26)、管接头(27)组成,双锥旋流器(17)与上部交叉流道体(16)定位孔配合,一个双锥旋流器(17)底端插在上定位座(21)定位孔中,双锥旋流器(17)用上支撑管(19)、上支撑底座(20)支撑,上支撑底座(20)与上定位座(21)配合,上定位座(21)与中部交叉流道体(22)轴向配合,外壳体A(18)与上部交叉流道体(16)、中部交叉流道体(22)螺纹密封,构成环空流道,单锥旋流器(23)与中部交叉流道体(22)定位孔配合,一个单锥旋流器(23)底端插在管接头(27)定位孔中,单锥旋流器(23)用下支撑管(25)、下支撑底座(26)支撑,下支撑底座(26)与管接头(27)配合,外壳体B(24)与中部交叉流道体(22)、管接头(27)螺纹密封;所述井下油水分离回注与举升装置由旁通管(2)、三通接头(14)、上外油嘴(15)、下油管(28)、下外油嘴(29)、Y351封隔器(30)、单向阀(31)、打压球座(32)、筛管(33)、丝堵(34)组成,下油管(28)与管接头(27)轴向配合,所述井下油水分离回注装置从上到下依次安装下油管(28)、Y351封隔器(30)、单向阀(31)、打压球座(32)、筛管(33)、丝堵(34),上部交叉流道体(16)内端面加工有与定位孔同轴心的溢流孔,溢流孔与双锥旋流器(17)的溢流伸出管同轴配合并形成密封,径向孔出口处加工有内螺纹油口,与上外油嘴(15)连接,上外油嘴(15)另一端与旁通管(2)螺纹联接,旁通管(2)的另一端与三通接头(14)螺纹联接,中部交叉流道体(22)内端面加工有与定位孔同轴心的溢流孔,溢流孔与单锥旋流器(23)的溢流伸出管同轴配合并 形成密封,与下外油嘴(29)连接,下外油嘴(29)另一端与旁通管(2)螺纹联接,三通接头三通接头(14)在与向上的旁通管(2)螺纹联接。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未经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20241373.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油井水动力比例调节加药机
- 下一篇:一体化遥测能谱方位连斜测井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