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烟气中有害气体及微尘处理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70269.3 | 申请日: | 2017-02-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87546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27 |
发明(设计)人: | 韩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韩龙 |
主分类号: | B01D50/00 | 分类号: | B01D50/00;B01D53/78;B01D53/60;B01D53/75 |
代理公司: | 沈阳科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21002 | 代理人: | 马驰 |
地址: | 110000 辽宁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涉及烟气处理,具体地说是一种烟气中有害气体及烟尘处理设备,包括旋风除尘塔、气体聚合吸附塔、固体物降凝塔、气体固体物冷却降凝塔;于旋风除尘塔、气体聚合吸附塔、固体物降凝塔、气体固体物冷却降凝塔的塔体上部均设有碱性水溶液入口、塔体底部均设有排污口;旋风除尘塔、气体聚合吸附塔、固体物降凝塔和气体固体物冷却降凝塔底部的排污口经阀门通过排污管与颗粒物池相连通;所述旋风除尘塔、气体聚合吸附塔、固体物降凝塔、气体固体物冷却降凝塔的塔体下部分别横向设置有溢流管。通过本处理设备使得处理后的空气中,氮氧化物和硫氧化物含量优于国家标准;烟气中的(可见)颗粒物优于国家标准;PM2.5和可吸入颗粒物优于国家标准。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烟气 有害 气体 微尘 处理 设备 | ||
【主权项】:
一种烟气中有害气体及微尘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旋风除尘塔(T1)、气体聚合吸附塔(T2)、固体物降凝塔(T3)、气体固体物冷却降凝塔(T4);旋风除尘塔(T1)为中空密闭塔体,塔体中上部为圆筒状、塔体下部为倒圆锥台形,气体聚合吸附塔(T2)、固体物降凝塔(T3)及气体固体物冷却降凝塔(T4)均为中空密闭塔体,塔体中上部为筒状、塔体下部为倒锥台形;待处理烟气由旋风除尘塔(T1)上部的气体入口(G1)沿旋风除尘塔(T1)内壁圆周的切线方向流入塔体内,于旋风除尘塔(T1)上设有气体排出管(A1),气体排出管(A1)的一端处于旋风除尘塔(T1)中下部、且面向塔体底部,气体排出管(A1)的另一端穿过旋风除尘塔(T1)上部的塔体壁面与气体聚合吸附塔(T2)上部的气体入口(G2)相连通;气体聚合吸附塔(T2)中上部装填有颗粒填料,于塔体内颗粒填料下方沿横向方向设有防止填料向下脱落的筛板,于气体聚合吸附塔(T2)上设有气体排出管(A2),气体排出管(A2)的一端处于气体聚合吸附塔(T2)筛板的下方,气体排出管(A2)的另一端穿过气体聚合吸附塔(T2)上部的塔体壁面与固体物降凝塔(T3)上部的气体入口(G3)相连通;于固体物降凝塔(T3)中部沿塔体的横向方向设有上下二板隔板,二板隔板四周边缘分别与塔体内壁面密闭连接,二板隔板将塔体分隔成上中下三个互不连通的密闭腔室,于二板隔板间密闭腔室的塔体相对的左右两侧壁面上分别设有冷却水入口和冷却水出口、且冷却水入口和冷却水出口均处于二板隔板间密闭腔室的上部区域;上隔板上部的密闭腔室与下隔板下部的密闭腔室通过二根以上贯穿二板隔板间密闭腔室的金属管相连通;固体物降凝塔(T3)上部的气体入口位于上隔板上部的密闭腔室所在区域,于固体物降凝塔(T3)上设有气体排出管(A3),气体排出管(A3)的一端处于固体物降凝塔(T3)下隔板下部的密闭腔室中,气体排出管(A3)的另一端穿过固体物降凝塔(T3)上部的塔体壁面与气体固体物冷却降凝塔(T4)上部的气体入口(G4)相连通;于气体固体物冷却降凝塔(T4)中部沿塔体的横向方向设有上下二板隔板,二板隔板四周边缘分别与塔体内壁面密闭连接,二板隔板将塔体分隔成上中下三个互不连通的密闭腔室,于二板隔板间密闭腔室的塔体相对的左右两侧壁面上分别设有冷却水入口和冷却水出口、且冷却水入口和冷却水出口均处于二板隔板间密闭腔室的上部区域;上隔板上部的密闭腔室与下隔板下部的密闭腔室通过二根以上贯穿二板隔板间密闭腔室的金属管相连通;气体固体物冷却降凝塔(T4)上部的气体入口位于上隔板上部的密闭腔室所在区域,于气体固体物冷却降凝塔(T4)上设有气体排出管(A4),气体排出管(A4)的一端处于气体固体物冷却降凝塔(T4)下隔 板下部的密闭腔室中,气体排出管(A4)的另一端穿过气体固体物冷却降凝塔(T4)上部的塔体壁面伸出至塔体外部放空;于旋风除尘塔(T1)、气体聚合吸附塔(T2)、固体物降凝塔(T3)、气体固体物冷却降凝塔(T4)的塔体上部均设有碱性水溶液入口、塔体底部均设有排污口;旋风除尘塔(T1)、气体聚合吸附塔(T2)、固体物降凝塔(T3)和气体固体物冷却降凝塔(T4)底部的排污口经阀门通过排污管与颗粒物池(S6)相连通;所述旋风除尘塔(T1)、气体聚合吸附塔(T2)、固体物降凝塔(T3)、气体固体物冷却降凝塔(T4)的塔体下部分别横向设置有溢流管,所述溢流管的一端由塔体外部穿过塔壁向下伸入塔内水面之下,另一端口于塔体外部与一三通的中部接口相连,三通的一个接口向上放空,三通的第三个接口向下与一汇流管连通,每个溢流管流出物于汇流管汇总,流入颗粒物沉降池(S1)内;于颗粒物沉降池(S1)上部设有溢流口或溢流管,颗粒物沉降池(S1)中的水可依靠水位差经溢流口或溢流管流入第一液体固体物分离处理水槽(S2)中;于第一液体固体物分离处理水槽(S2)上部设有溢流口或溢流管,第一液体固体物分离处理水槽(S2)中的水可依靠水位差经溢流口或溢流管流入第二液体固体物分离处理水槽(S3)中;于第二液体固体物分离处理水槽(S3)上部设有溢流口或溢流管,液体固体物分离处理水槽(S3)中的水可依靠水位差经溢流口或溢流管流入一净水槽(S4)中;净水槽(S4)中水经水泵分别与旋风除尘塔(T1)、气体聚合吸附塔(T2)、固体物降凝塔(T3)、气体固体物冷却降凝塔(T4)塔体上部的碱性水溶液入口相连通;还包括一冷却水槽(S5),冷却水槽(S5)中水经水泵分别与固体物降凝塔(T3)、气体固体物冷却降凝塔(T4)塔体上的冷却水入口相连通,固体物降凝塔(T3)、气体固体物冷却降凝塔(T4)塔体上的冷却水出口分别通过管路与冷却水槽相连通。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韩龙,未经韩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20170269.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拆卸式伴生气凝液回收装置
- 下一篇:一种喷漆房废气处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