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碳纤维绳制作装置及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711438302.7 | 申请日: | 2017-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38409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26 |
发明(设计)人: | 杨建恒;杨敏;郭冬晴;李晨;杨登科;杨朝辉;郭玉海;李勤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华金侨(厦门)装备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7B3/00 | 分类号: | D07B3/00;D07B7/02;D07B7/10 |
代理公司: | 厦门加减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34 | 代理人: | 李强 |
地址: | 361001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一种碳纤维绳制作装置及设备,其中碳纤维绳制作装置包括:单股加捻机构、多股加捻机构和定位机构,其中:所述单股加捻机构通过自转将碳纤维丝束加捻形成单股加捻线;至少两个所述单股加捻机构设于所述多股加捻机构上;所述单股加捻机构上方设有所述定位机构;所述多股加捻机构带动所述单股加捻机构绕公共轴转动,将所述单股加捻线通过所述定位机构汇集定点形成多股加捻绳。本发明提供的碳纤维绳制作装置,通过单股加捻机构和多股加捻机构,对碳纤维丝束进行加捻和绕制,使碳纤维丝束强度模量不变;避免了碳纤维丝束在单个碳纤维丝束在加捻过程中丝束在纱桶两端出现的乱丝;增加了碳纤维绳的强度。 | ||
搜索关键词: | 加捻机构 单股 碳纤维丝束 多股 制作装置 定位机构 碳纤维绳 加捻 种碳纤维 捻线 强度模量 公共轴 加捻绳 自转 乱丝 绕制 丝束 转动 | ||
【主权项】:
1.一种碳纤维绳制作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单股加捻机构、多股加捻机构和定位机构,其中:所述单股加捻机构通过自转将碳纤维丝束加捻形成单股加捻线(700);至少两个所述单股加捻机构设于所述多股加捻机构上;所述单股加捻机构上方设有所述定位机构;所述多股加捻机构带动所述单股加捻机构绕公共轴转动,将所述单股加捻线(700)通过所述定位机构汇集定点形成多股加捻绳(710);所述单股加捻机构包括单捻电机(120)、第一同步带(130)、第一带轮(140)、若干第二同步带(150)、第二带轮(170)、第三带轮(180)和纱桶定位机构;所述单捻电机(120)上设有第三带轮(180);所述第三带轮(180)与所述第二带轮(170)通过所述第一同步带(130)连接;所述第二带轮(170)与所述第一带轮(140)通过第二同步带(150)连接;所述第一带轮(140)连接有纱桶定位机构;第一同步带(130)、若干第二同步带(150)沿第二带轮(170)长度方向依次设置;所述多股加捻机构包括转盘(210)、第三同步带(220)、多股加捻电机(230)、第四带轮(240)、盘轴(250)和第五带轮(260);所述盘轴(250)一端穿过所述第二带轮(170)和第四带轮(240)与所述转盘(210)连接;所述转盘(210)上设有所述纱桶定位机构;所述第二带轮(170)与所述盘轴(250)通过轴套连接;所述轴套设于支撑盘上;所述多股加捻电机(230)上设有所述第五带轮(260);所述第五带轮(260)与所述第四带轮(240)通过第三同步带(220)连接;还包括收线机构;所述多股加捻机构带动所述收线机构将所述多股加捻绳(710)收纳;所述收线机构包括第四同步带(640)、往复机构(620)、第一安装轴(624)、收绳筒(630)、第七带轮(660)、第二安装轴(631)、第一锥齿轮(671)、第二锥齿轮(672)、第三锥齿轮(673)、第四锥齿轮(674)、第三安装轴(680)和第八带轮(690);所述盘轴(250)穿过所述第七带轮(660);所述第七带轮(660)与第八带轮(690)通过第四同步带(640)连接;所述第八带轮(690)穿过所述第三安装轴(680);所述第三安装轴(680)设有第一锥齿轮(671)和第三锥齿轮(673);所述第一安装轴(624)一端设有第二锥齿轮(672),另一端连接有所述往复机构(620);所述第二安装轴(631)一端设有第四锥齿轮(674),另一端与收绳筒(630)连接;所述第二锥齿轮(672)与所述第一锥齿轮(671)连接;所述第三锥齿轮(673)和所述第四锥齿轮(674)连接;所述多股加捻绳(710)通过所述往复机构(620)收纳于所述收绳筒(630)上。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华金侨(厦门)装备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新华金侨(厦门)装备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1438302.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水稻抗细菌性条斑病主效基因位点的分子标记及应用
- 下一篇:树叶清除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