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预测过共晶成分蠕墨铸铁蠕化率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433775.8 | 申请日: | 2017-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3227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14 |
发明(设计)人: | 刘金海;王继俭;薛海涛;付彬国;赵雪勃;董天顺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5/20 | 分类号: | G01N25/20;G01N25/04 |
代理公司: | 12210 天津翰林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胡安朋 |
地址: | 300130 天津市红桥区***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一种预测过共晶成分蠕墨铸铁蠕化率的方法,涉及应用热分析法通过测试材料的状态来测试材料,通过计算机测控系统对过共晶成分蠕墨铸铁铁水温度随时间的变化进行记录并绘制出冷却曲线,该冷却曲线经过微分处理得到微分曲线,进一步计算得出该铁水的蠕化率,由此预测出该铁水的蠕化效果,克服了现有技术均尚不能预测过共晶成分蠕墨铸铁蠕化率的缺陷。 | ||
搜索关键词: | 蠕化率 共晶 蠕墨铸铁 预测 测试材料 冷却曲线 铁水 计算机测控系统 蠕墨铸铁铁水 热分析法 蠕化效果 微分处理 微分曲线 绘制 记录 应用 | ||
【主权项】:
1.一种预测过共晶成分蠕墨铸铁蠕化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n第一步,通过计算机测控系统对过共晶成分蠕墨铸铁铁水温度随时间的变化进行记录并绘制出冷却曲线:/n取经过蠕化和孕育处理的蠕墨铸铁铁水浇注到一个炉前热分析温度采集样杯中,该样杯中心设置的一个K型热电偶将样杯中的蠕墨铸铁铁水试样凝固过程时的温度信号转变为电动势信号,通过数据传输线将电动势信号传递到一个计算机测控系统,该计算机测控系统再把电动势信号转换成温度值,然后把蠕墨铸铁铁水温度随时间的变化记录下来并绘制出冷却曲线;/n第二步,确定冷却曲线的类型:/n用计算机测控系统对上述第一步所绘制的冷却曲线进行微分,得到冷却曲线的微分曲线,通过检测微分曲线上极大值的个数判断冷却曲线上是否有过共晶蠕墨铸铁铁水的冷却曲线的拐点TGL、过共晶蠕墨铸铁铁水的冷却曲线的拐点TGU和/或过共晶蠕墨铸铁铁水的冷却曲线的拐点TGR,进而判断被检测过共晶蠕墨铸铁铁水的冷却曲线所属类型如下:对于Ⅰ型曲线,其微分曲线上会有3个极大值分别为MAX1,MAX2,MAX3;对于Ⅱ型曲线,因为其没有过共晶蠕墨铸铁铁水的冷却曲线的拐点TGL特征点,所以在微分曲线上只有2个极大值MAX2和MAX3,而没有MAX1;对于Ⅲ型曲线,其微分曲线上只有极大值MAX3;因此,当计算机测控系统发现被检测过共晶蠕墨铸铁铁水的冷却曲线的微分曲线上有3个极大值说明该冷却曲线上既有过共晶蠕墨铸铁铁水的冷却曲线的拐点TGL又有过共晶蠕墨铸铁铁水的冷却曲线的拐点TGU和过共晶蠕墨铸铁铁水的冷却曲线的拐点TGR,判定该冷却曲线为Ⅰ型曲线;当发现被检测过共晶蠕墨铸铁铁水的冷却曲线的微分曲线上有2个极大值,说明该冷却曲线上没有过共晶蠕墨铸铁铁水的冷却曲线的拐点TGL,而有过共晶蠕墨铸铁铁水的冷却曲线的拐点TGU和过共晶蠕墨铸铁铁水的冷却曲线的拐点TGR,判定该冷却曲线为Ⅱ型曲线,当发现被检测过共晶蠕墨铸铁铁水的冷却曲线的微分曲线上只有1个极大值,说明该冷却曲线上既没有过共晶蠕墨铸铁铁水的冷却曲线的拐点TGL又没有过共晶蠕墨铸铁铁水的冷却曲线的拐点TGU和过共晶蠕墨铸铁铁水的冷却曲线的拐点TGR,判定该冷却曲线为Ⅲ型曲线;/n第三步,预测过共晶成分蠕墨铸铁蠕化率:/n用计算机测控系统确定上述第一步所得的冷却曲线的特征值,若第二步中判定第一步所得的冷却曲线是Ⅰ型曲线,特征值包括△T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工业大学,未经河北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1433775.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