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八氢二吡咯并喹啉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254567.1 | 申请日: | 2017-12-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36019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05 |
发明(设计)人: | 肖建;朱帅;李帅帅;王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D471/14 | 分类号: | C07D471/14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奇智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40 | 代理人: | 贾文健 |
地址: | 266109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苯基‑2‑吡咯烷基苄醇类化合物在酸性条件下生成八氢二吡咯并喹啉化合物的方法。以苯基‑2‑吡咯烷基苄醇类化合物在酸性条件下脱水生成碳正离子,四氢吡咯邻位碳上的氢以氢负离子的形式迁移到碳正离子,原位上生成亚胺正离子,其中的一部分亚胺正离子通过质子转移转变为烯胺,烯胺分子与含有亚胺正离子的分子发生分子间的[4+2]环加成反应得到八氢二吡咯并喹啉化合物。本发明实现了通过氢迁移策略构建了八氢二吡咯并喹啉化合物,不需要金属催化剂,绿色环保,成本低廉。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八氢二 吡咯 喹啉 化合物 制备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八氢二吡咯并喹啉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的方法是:
其中:R1=R2=H、R3=OCH3或R1=R3=H、R2=OCH3或R1=R3=CH3、R2=H;苯基‑2‑吡咯烷基苄醇类化合物在酸性条件下脱水生成碳正离子,四氢吡咯邻位碳上的氢以氢负离子的形式迁移到碳正离子,原位上生成亚胺正离子,其中的一部分亚胺正离子通过质子转移转变为烯胺,烯胺分子与含有亚胺正离子的分子发生分子间的[4+2]环加成反应得到八氢二吡咯并喹啉化合物。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农业大学,未经青岛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1254567.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