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回采巷道围岩分区锚固及强力控顶支护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245316.7 | 申请日: | 2017-12-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0121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16 |
发明(设计)人: | 辛亚军;吕鑫;姬红英;郝海春;李艳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E21D20/00 | 分类号: | E21D20/00;E21D11/10;E21D11/15;E21D11/18;E21D15/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54000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回采巷道围岩分区锚固及强力控顶支护方法,主要包括设计预留断面回采巷道断面形状与尺寸,将回采巷道支护划分为两帮支护区和顶板支护区;对两帮支护区进行短锚杆与底角锚杆支护,顶板支护区进行长锚杆支护、中心锚索与斜拉锚索支护,中心锚索与斜拉锚索穿越U型钢梁出露孔形成桁架锚索结构;采用薄皮钢筒灌注混凝土制作包表混凝土立柱,在顶板端部锚索U型钢梁下布置两节垂直连接包表混凝土立柱,包表混凝土立柱与U型钢梁间采用垫块充填;对顶板支护区进行混凝土初喷与复喷,完成回采巷道顶板支护区的强化控制;定期清理两帮凸出煤体与补打锚杆,对顶板下沉量与混凝土立柱受力进行监测,依据监测数据完善支护参数。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回采 巷道 围岩 分区 锚固 强力 支护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回采巷道围岩分区锚固及强力控顶支护方法,其特征在于,主要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回采巷道设计与围岩分区:设计预留断面回采巷道断面形状与尺寸,沿煤层顶板掘进回采巷道,将回采巷道支护划分为两帮支护区和顶板支护区;步骤二,锚杆与锚索梁的分区支护:对掘出回采巷道两帮支护区进行普通短锚杆与底角锚杆支护,挂金属网护表,回采巷道顶板支护区进行长锚杆、中心锚索与斜拉锚索支护,壁面挂金属网护表,中心锚索与斜拉锚索分别穿越U型钢梁中心与两端出露孔通过中心卡箍与斜拉卡箍连接形成桁架锚索结构;步骤三,承载包表混凝土立柱制作:采用薄皮钢筒灌注混凝土制作包表混凝土立柱,用压平机具将灌注混凝土薄皮钢筒的柱面与柱底做平,并洒水养护至强度恢复;步骤四,立柱与桁架锚索协同承载:监测围岩变形量达到预留设计下沉量时,在顶板支护区端部锚索U型钢梁下布置两节垂直连接的包表混凝土立柱,包表混凝土立柱与U型钢梁间采用适宜垫块充填,实现混凝土立柱与桁架锚索协同承载;步骤五,顶板初喷与复喷重点强化:对顶板支护区进行混凝土喷射封闭围岩形成初喷层,初次喷射混凝土厚度以封闭金属网为止,间隔一段时间后,二次喷射混凝土喷浆封闭U型钢梁形成复喷层,完成回采巷道顶板支护区强化控制;步骤六,两帮煤体清理与支护完善:根据两帮支护区煤体变形情况,定期清理两帮凸出煤体与补打短锚杆、底角锚杆,对顶板支护区下沉量与混凝土立柱受力进行监测,依据监测结果完善支护参数,实现回采巷道围岩稳定。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理工大学,未经河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1245316.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