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空气动力学辅助的方法提高离子传输效率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1204823.6 | 申请日: | 2017-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4148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8 |
发明(设计)人: | 侯可勇;王伟民;王爽;李海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1J49/04 | 分类号: | H01J49/04;H01J49/26 |
代理公司: | 沈阳科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21002 | 代理人: | 马驰 |
地址: | 116023 ***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空气动力辅助离子高效传输的装置。该装置利用高速空气流经电极两侧后,在电极的后部形成一个相对的低压区。在该低压区中,通过纳升电喷雾电离源电离或其他方式电离形成的离子可以被该低压区所束缚,从而减小离子在传输过程中的损失,同时离子在挡板电极(Baffle)的排斥力作用下,会向着DAPI进样口接近。由于质谱进样口和电喷雾针头呈90°夹角,溶剂中的中性分子会被边缘的高速空气所带走,这大大减少了检测器的背景噪音。利用流体仿真软件fluent模拟了装置内部的流体场分布,然后将流体分布场导入离子光学软件simion中,仿真结果计算表明该方法离子的传输效率接近100%。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空气动力学 辅助 方法 提高 离子 传输 效率 装置 | ||
【主权项】:
1.一种空气动力辅助离子高效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纳升电喷雾电离源(1)、圆锥台形气流汇聚腔体(2)、圆柱形挡板电极(3)、质谱DAPI进样不锈钢金属毛细管(4)、抽气泵抽气接口(5);圆锥台形气流汇聚腔体(2)为左右两端底面开口的密闭腔室,其腔室内的中空区域为圆锥台型;圆锥台型左侧下底面开口端为气体入口、右侧上底面开口端为气体出口,圆锥台型中空腔室内部设有一圆柱形挡板电极(3);圆锥台型中空腔室与圆锥形挡板电极同轴;气体出口与抽气泵(5)入口相连,于圆柱形挡板电极靠近气体出口侧设有质谱DAPI进样不锈钢金属毛细管(4),不锈钢金属毛细管一开口端面向圆柱形挡板电极,另一开口端从气体出口伸出;纳升电喷雾电离源(1)的离子出口端伸入至圆柱形挡板电极靠近气体出口侧,面向不锈钢金属毛细管开口端和圆柱形金属电极之间的区域。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1204823.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