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稻纹枯菌粗毒素鉴定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200857.8 | 申请日: | 2017-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3015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27 |
发明(设计)人: | 王晓宇;陈志谊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
主分类号: | C12Q1/02 | 分类号: | C12Q1/02;G01N30/02;G01N30/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14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属于植物病害预防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稻纹枯病菌粗毒素鉴定方法的专利申请。该方法包括菌株培养,提取水稻纹枯病菌粗毒素等步骤。本发明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用乙醚对水稻纹枯病菌粗毒素进行提取后,首次在气相色谱分析时采用乙醚做溶剂对粗毒素进行了物质组分分析。结果表明,用该方法提取的水稻纹枯病菌粗毒素可引起水稻病斑产生,表明其具有生物活性。其组成成分鉴定结果也为首次报道。这为今后研究水稻纹枯病菌粗毒素提供了较为可靠简便的方法。同时,粗毒素组成成分的鉴定也为进一步研究其致病机理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为今后植物抗病育种的研究提供了理论指导。 | ||
搜索关键词: | 粗毒素 水稻纹枯病菌 乙醚 气相色谱分析 植物病害预防 植物抗病育种 水稻纹枯菌 成分鉴定 方法提取 菌株培养 理论指导 生物活性 致病机理 组分分析 病斑 溶剂 研究 水稻 申请 | ||
【主权项】:
1.一种水稻纹枯病菌粗毒素鉴定方法,其方法如下:1)菌种的转接及培养把保存于PDA固体斜面培养基上的水稻纹枯病菌转接到PDA固体培养基上培养72h。把转接好的水稻纹枯病菌挑2块菌丝接种到20mL液体PDA培养液中培养至长出大量菌丝又不产生褐色菌核。2)粗毒素的提取把获得的菌培养液进行过滤,滤液分别进行旋转蒸发,甲醇抽提,离心去沉淀后获得粗毒素。3)粗毒素的致病性鉴定取水稻品种为金刚30的水稻叶片,在叶片上用牙签刺形成伤口,粗毒素处理后观察病斑。4)粗毒素的组分鉴定将提取出的粗毒素溶于无水乙醚中,定溶至1mL。提取物用气质联用仪进行结构分析。其质谱条件为:离子源为EI源,传输线温度:280℃;离子源温度:300℃;电子能量:70eV;扫描范围(m/z):33‑800amu,采用全扫描采集模式。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未经江苏省农业科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1200857.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