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谐振模式展宽的光学陀螺谐振腔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11085494.8 | 申请日: | 2017-11-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6998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0 |
发明(设计)人: | 肖志松;张浩;李文秀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C19/72 | 分类号: | G01C19/72 |
代理公司: | 北京慧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32 | 代理人: | 王顺荣;唐爱华 |
地址: | 10019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谐振模式展宽的光学陀螺谐振腔结构,其特征在于:它是由微环谐振腔、原子气泡和耦合锥形光纤组成;它们之间的关系是原子气泡插入到微环谐振腔中,耦合锥形光纤通过高精度的位移平台调节与微环谐振腔的距离将光耦合到微环谐振腔中;微环谐振腔是由二氧化硅为主体的回音壁模式谐振腔;原子气泡是碱金属原子气和光学涂层组成,光学涂层分别在碱金属原子气的光束入射面和出射面;耦合锥形光纤由两个锥形透镜光纤组成,一个锥形透镜光纤将光束引入微环谐振腔,另一个锥形透镜光纤将光束从微环谐振腔耦合出到探测器。本发明通过一种新颖的测试模式展宽的方法可显著提高集成谐振式陀螺的灵敏度。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谐振 模式 展宽 光学 陀螺 谐振腔 结构 | ||
【主权项】:
一种基于谐振模式展宽的光学陀螺谐振腔结构,其特征在于:它是由微环谐振腔、原子气泡和耦合锥形光纤组成;它们之间的关系是原子气泡插入到微环谐振腔中,耦合锥形光纤通过高精度的位移平台调节与微环谐振腔的距离将光耦合到微环谐振腔中;所述微环谐振腔是由二氧化硅为主体的回音壁模式谐振腔;所述原子气泡是碱金属原子气和光学涂层组成,光学涂层分别在碱金属原子气的光束入射面和出射面;所述耦合锥形光纤由两个锥形透镜光纤组成,一个锥形透镜光纤将光束引入微环谐振腔,另一个锥形透镜光纤将光束从微环谐振腔耦合出到探测器。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1085494.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