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塘-藻水循环灌溉修复污染土壤的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11071898.1 | 申请日: | 2017-11-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7133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7 |
发明(设计)人: | 潘纲;潘敏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
主分类号: | B09C1/10 | 分类号: | B09C1/10;B09C1/02;A01B7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慕达星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5 | 代理人: | 赵徐平 |
地址: | 100085***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利用多塘‑藻水循环灌溉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或盐碱地并回收、资源化利用微藻的系统,属于土壤修复和资源化利用领域。系统包括人造倾斜式多塘集水系统、土壤重金属或盐碱地修复藻株培养系统、及智能喷灌系统、回收系统和资源化利用系统;利用人造水塘、微藻与土壤的相互作用,以水塘‑微藻联合修复系统为核心,配制、驯化土壤修复微藻,用多塘收集雨水并培养、扩繁微藻,将微藻喷洒到田间,通过循环灌溉多次喷洒并回收藻水,取走污染土壤中的重金属降低土壤盐份,提升土壤营养成分,恢复土壤肥力,通过水塘富集和絮凝、曝气方法收获微藻,结合藻生物炭制备工艺,实现资源化利用,该系统通过传感器、PC和控制原件实现自动化控制。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循环 灌溉 修复 污染 土壤 系统 | ||
【主权项】:
一种利用多塘‑藻水循环灌溉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盐碱地并回收、资源化利用微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用人造水塘与藻水灌溉相结合的方法修复重金属污染及盐碱地土壤,以人造多塘收集干旱地区雨水,通过循环灌溉将筛选驯化的微藻液喷洒到污染土壤中,微藻停留在土壤中一段时间进行土壤修复,通过循环灌溉将微藻回收到水塘中并通过絮凝气浮收获微藻,从而将污染物从土壤中取出并进行藻类资源化利用。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未经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1071898.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抑制血糖上升的食用品
- 下一篇:益生元组合物及其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