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移动式隧道施工喷雾降尘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1031658.9 | 申请日: | 2017-10-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2977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9 |
发明(设计)人: | 谢志坚;司文华;杨婧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枣庄旗胜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F5/04 | 分类号: | E21F5/04;E21F17/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7500 山东省枣***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移动式隧道施工喷雾降尘装置,其结构包括喷雾筒、液压缸、安装件、转轴、推手、盖子、水箱、大滚轮、控制柜、万向轮、顶架、机体、转盘、输水管、U型支撑架、金属网、电机、皮带、支架、送水皮带轮、水泵、第一抽水管、输水管接口、第二抽水管、水位高低报警装置、喷嘴、储水罐、风机,机体的一侧底部两端上均安装有万向轮,本发明一种可移动式隧道施工喷雾降尘装置设有水位高低报警装置,具有高水位、低水位的报警功能,能够在高水位时警示作业员停止向水箱内注水,在低水位时提醒做作业员及时向水箱注水,避免设备受损,有助于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移动式 隧道 施工 喷雾 降尘 装置 | ||
【主权项】:
一种可移动式隧道施工喷雾降尘装置,其结构包括喷雾筒(1)、液压缸(2)、安装件(3)、转轴(4)、推手(5)、盖子(6)、水箱(7)、大滚轮(8)、控制柜(9)、万向轮(10)、顶架(11)、机体(12)、转盘(13)、输水管(14)、U型支撑架(15)、金属网(16)、电机(17)、皮带(18)、支架(19)、送水皮带轮(20)、水泵(21)、第一抽水管(22)、输水管接口(23)、第二抽水管(24)、水位高低报警装置(25)、喷嘴(26)、储水罐(27)、风机(28),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机体(12)的一侧底部两端上均安装有万向轮(10),所述的机体(12)的另一侧底部两端分均设有与之活动连接的大滚轮(8),所述的大滚轮(8)位于万向轮(10)的一侧,所述的顶架(11)设于机体(12)顶面的正中间并且4个角部位均与机体(12)采用机械连接,所述的顶架(11)的顶面中心位置平行设有与之活动连接的转盘(13),所述的转盘(13)设于顶架(11)与U型支撑架(15)的中间,所述的U型支撑架(15)的底面中心与转盘(13)的中心采用传动连接,所述的U型支撑架(15)与转盘(13)相互垂直,所述的U型支撑架(15)的顶部两端均机械连接有安装件(3),所述的安装件(3)均通过转轴(4)与喷雾筒(1)两侧相连接,所述的喷雾筒(1)的底面通过液压缸(2)的上下两端与转盘(13)的一侧顶面相连接,所述的喷雾筒(1)可通过转轴(4)在U型支撑架(15)上进行翻转,所述的喷雾筒(1)可通过U型支撑架(15)随转盘(13)进行360度旋转,所述的喷雾筒(1)的一端固定安装有金属网(16),所述的喷雾筒(1)的另一端连接于输水管(14),所述的输水管(14)从上自下依次贯穿于U型支撑架(15)、转盘(13)、顶架(11)与水泵(21)相连接,所述的机体(12)的另一侧与推手(5)的两端相焊接,所述的推手(5)的倾斜面与机体(12)呈钝角设置,所述的推手(5)的一侧设有放置在机体(12)上的水箱(7),所述的水箱(7)的顶部正中间与盖子(6)采用螺纹连接,所述的水箱(7)设置在推手(5)与控制柜(9)的之间,所述的控制柜(9)安装在机体(12)的内部,所述的控制柜(9)一侧设有与之电连接的电机(17),所述的电机(17)的旋转轴通过皮带(18)与送水皮带轮(20)进行传动连接,所述的送水皮带轮(20)的中心连接于水泵(21)的一侧,所述的水泵(21)通过支架(19)与机体(12)的内顶面进行机械连接,所述的水泵(21)分别通过第一抽水管(22)、第二抽水管(24)与水箱(7)连接,所述的第一抽水管(22)位于第二抽水管(24)的上方,所述的水泵(21)上设有输水管接口(23),所述的输水管接口(23)连接于输水管(14)的一头,所述的输水管(14)的另一头与储水罐(27)相连接,所述的储水罐(27)内置于喷雾筒(1)的内部,所述的储水罐(27)的一端面上均匀的布设有间距相等的喷嘴(26),所述的储水罐(27)的另一端面与金属网(16)之间安装有风机(28),所述的风机(28)设于与之活动连接的喷雾筒(1)的内部,所述的水位高低报警装置(25)固定在水箱(7)的侧面上;所述的水位高低报警装置(25)由进水口(2501)、滑块(2502)、浮球(2503)、滑道(2504)、限位块(2505)、安装架(2506)、积水筒(2507)、固定板(2508)、伸缩弹簧(2509)、压块(2510)、活动板(2511)、顶板(2512)、第一弹簧(2513)、底板(2514)、L型触动杆(2515)、开关(2516)、报警器(2517)、支撑架(2518)、固定支撑板(2519)、第二弹簧(2520)、套筒(2521)、伸缩杆(2522)、液压杆(2523)组成;所述的积水筒(2507)的一侧上下两端固定有安装架(2506),所述的积水筒(2507)的内壁两侧中间及两端均设有滑道(2504),所述的滑道(2504)呈等距式设置,所述的积水筒(2507)的两侧均固定有限位块(2505),所述的限位块(2505)设有4块并且呈两两对称分布设置,所述的积水筒(2507)的内部内置有与之活动连接的浮球(2503),所述的滑块(2502)设有两个并且相互对称,两个所述的滑块(2502)的内端与浮球(2503)的两侧固定连接,所述的滑块(2502)的外端与中间的滑道(2504)活动接触,所述的积水筒(2507)的一侧底部设有与之为一化体化结构的进水口(2501),所述的活动板(2511)的一端与两侧的滑道(2504)活动连接,所述的活动板(2511)的内顶面与固定板(2508)的底面固定连接,所述的固定板(2508)通过伸缩弹簧(2509)与压块(2510)相连接,所述的伸缩弹簧(2509)设于压块(2510)与固定板(2508)的中间,所述的压块(2510)与活动板(2511)相接触,所述的活动板(2511)的底面中心位置通过液压杆(2523)连接于积水筒(2507)的外壁,所述的活动板(2511)的另一面下方设有顶板(2512),所述的顶板(2512)通过第一弹簧(2513)的上下两端连接于底板(2514),所述的第一弹簧(2513)垂直于相互平行的顶板(2512)、底板(2514),所述的底板(2514)的底面中心位置与伸缩杆(2522)垂直连接,所述的伸缩杆(2522)贯穿于套筒(2521)并且与之采用间隙配合,所述的套筒(2521)的内底面通过第二弹簧(2520)连接于伸缩杆(2522)的底面,所述的套筒(2521)的底面固定在固定支撑板(2519)的顶面,所述的固定支撑板(2519)的一端与积水筒(2507)的外壁垂直连接,所述的底板(2514)的一侧底面与L型触动杆(2515)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的L型触动杆(2515)的底部外侧设于开关(2516)的上方,所述的开关(2516)与报警器(2517)相连接,所述的报警器(2517)的上下两端均通过支撑架(2518)连接于积水筒(2507),所述的套筒(2521)、第二弹簧(2520)、伸缩杆(2522)、顶板(2512)、第一弹簧(2513)、底板(2514)、L型触动杆(2515)、活动板(2511)以固定支撑板(2519)为轴均对称设有两个,下方的活动板(2511)上也设有与上方相对方向的固定板(2508)、伸缩弹簧(2509)、压块(2510)所述的安装架(2506)的一侧均与水箱(7)采用机械连接,所述的进水口(2501)与水箱(7)相通。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枣庄旗胜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枣庄旗胜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1031658.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适应性加长型锚杆
- 下一篇:一种煤体瓦斯抽采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