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效去除河湖淤泥中颗粒性杂质的成套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711024190.0 | 申请日: | 2017-10-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1609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21 |
发明(设计)人: | 李森;王昕;崔红军;洪军;李旭宁;匡丕桩;翟晓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葛洲坝中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国葛洲坝集团绿园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3B7/00 | 分类号: | B03B7/00;B07B1/20;B07B1/46;B03B5/52;C02F11/00 |
代理公司: | 42102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崔友明 |
地址: | 430205 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效去除河湖淤泥中颗粒性杂质的成套设备,包括大颗粒杂质去除装置、小颗粒杂质去除装置,大颗粒杂质去除装置包括可调节筛网、出料斗,可调节筛网包括多个相互叠加的单层筛网,所有单层筛网相互之间可进行错位位置调整,可调节筛网用于对进入到出料斗内的淤泥进行过滤,并将淤泥中所含大颗粒杂质分离出;小颗粒杂质去除装置包括集料斗、螺旋筛网提渣机构,出料斗的出料端与集料斗相连通,螺旋筛网提渣机构用于对集料斗内的淤泥进行过滤,并将淤泥中所含小颗粒杂质分离出。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能同时去除大颗粒杂质及细小颗粒杂质,从而降低了颗粒性杂质对渣浆泵、压滤机等脱水设备的磨损,延长设备使用寿命,增强工艺连续性。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效 去除 淤泥 颗粒 杂质 成套设备 | ||
【主权项】:
1.一种高效去除河湖淤泥中颗粒性杂质的成套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大颗粒杂质去除装置(1)、小颗粒杂质去除装置(2),所述大颗粒杂质去除装置(1)包括可调节筛网(110)、出料斗(130),所述可调节筛网(110)包括多个相互叠加的单层筛网(111),所有单层筛网(111)相互之间可进行错位位置调整,所述可调节筛网(110)用于对进入到出料斗(130)内的淤泥进行过滤,并将淤泥中所含大颗粒杂质分离出;所述小颗粒杂质去除装置(2)包括集料斗(210)、螺旋筛网提渣机构(220),所述出料斗(130)的出料端与所述集料斗(210)相连通,所述螺旋筛网提渣机构(220)用于对集料斗(210)内的淤泥进行过滤,并将淤泥中所含小颗粒杂质分离出;/n所述螺旋筛网提渣机构(220)包括第二动力装置(221)、第二转轴(222)、第二螺旋筛网叶片(223)、沉渣输送管(224),所述沉渣输送管(224)的下端伸入到集料斗(210)内,所述第二转轴(222)的一端与第二动力装置(221)的输出端相连接,所述第二转轴(222)远离第二动力装置(221)的一端经过沉渣输送管(224)后伸入到集料斗(210)内;/n所述集料斗(210)包括锥斗(211)和沉渣圆斗(212),所述沉渣圆斗(212)的上端与所述锥斗(211)的下端同轴相连,所述锥斗(211)的锥形内腔与所述沉渣圆斗(212)的内腔相连通,所述沉渣输送管(224)的下端和所述第二转轴(222)的下端均伸入到沉渣圆斗(212)的内腔中,所述第二转轴(222)伸入到沉渣圆斗(212)的内腔中的部分上设置有第二螺旋筛网叶片(223);所述锥斗(211)的上端设有泥浆出口,所述沉渣输送管(224)的上端与锥斗(211)的顶壁相固定,且沉渣输送管(224)的上端贯穿锥斗(211)的顶壁;/n所述小颗粒杂质去除装置(2)还包括多个扰流片(230),所述扰流片(230)布置在集料斗(210)内;所述集料斗(210)内所设的扰流片(230)采用多层的方式进行布置,且层数至少为三层;所述集料斗(210)内所设的扰流片(230)均固定在沉渣输送管(224)的外壁上;每个扰流片(230)均向下倾斜的布置,每个扰流片(230)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30°-45°;处在同一层的所有扰流片(230)的尺寸相同,各层的扰流片(230)的尺寸从上层往下层依次递减。/n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葛洲坝中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国葛洲坝集团绿园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葛洲坝中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国葛洲坝集团绿园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1024190.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