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废弃生物质水热还原解毒铬渣并回收化合物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975821.0 | 申请日: | 2017-10-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39831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28 |
发明(设计)人: | 马伟;孟凡庆;郭丽燕;柳卓;陈振;王墨炎;高健;马湘懿;才之涵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22B7/00 | 分类号: | C22B7/00;C22B34/32;B09B3/00;A62D3/37;C01F7/00 |
代理公司: | 大连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21200 | 代理人: | 温福雪;侯明远 |
地址: | 116024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属于湿法冶金和资源回收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废弃生物质水热还原解毒铬渣并回收化合物的方法。首先应用具有相似离子半径的置换溶液在碱性条件下置换出六价铬溶液,利用生物质如棉秆等作为多糖载体代替传统的甲醇和淀粉等作为碳源还原解毒六价铬,辅助水热过程加速还原反应的同时,得到可以回用的铬化合物。此方法通过生物质残渣对碱性浸出过低铬渣水热还原固定,不仅从根本上解决了铬渣污染问题,而且解决了酸性腐蚀问题,同时应用生物质代替传统还原剂,并回收铬降低了解毒成本问题同时实现铬资源回收。 | ||
搜索关键词: | 废弃生物质 解毒铬渣 水热还原 置换 传统还原剂 铬资源回收 六价铬溶液 生物质残渣 成本问题 多糖载体 铬化合物 还原反应 碱性条件 湿法冶金 水热过程 酸性腐蚀 污染问题 应用生物 资源回收 回收 传统的 回收铬 六价铬 热还原 生物质 解毒 低铬 铬渣 回用 甲醇 浸出 棉秆 渣水 淀粉 还原 离子 应用 | ||
【主权项】:
1.一种废弃生物质水热还原解毒铬渣回收铬化合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1)配置浓度为0.5‑10g/L的置换溶液;置换溶液为硫酸盐;2)按照固/液比为0.1‑1,将含铬矿物加入到步骤1)配置的置换溶液中,形成悬浊液体a;3)过滤步骤2)得到的悬浊液体a,得到富集的六价铬溶液A和固体不溶物;4)将步骤3)得到的固体不溶物,在400‑1200℃煅烧2‑8h得到水滑石材料,然后进行后续处理利用;5)配置浓度为0.1‑10M的酸浸或碱浸溶液;6)按照固/液比为0.1‑1,将破碎后的生物质加入到步骤5)得到的酸浸或碱浸溶液中,搅拌5‑48h,得到悬浊液体b;7)过滤步骤6)得到的悬浊液体b,得到生物质浸出液B和残渣;8)将步骤3)得到的六价铬溶液A和步骤7)得到的生物质浸出液B,按照体积比为1‑0.1的比例混合,搅拌10‑30min,得到均匀的混合溶液C;9)将步骤8)得到混合溶液C置于170‑300℃温度条件下反应2‑5h,得到铬化合物粉末悬浊液D;10)过滤步骤9)得到的铬化合物粉末悬浊液D,干燥,得到高质铬化合物产品;所述的生物质为农作物棉秆、水果、废弃的果皮、秸秆、天然的树胶和腐殖质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混合。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理工大学,未经大连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0975821.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物料器具转运装置
- 下一篇:一种土木施工边坡防护网铺设固定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