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复合馈能式磁流变半主动座椅悬架及其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792466.3 | 申请日: | 2017-09-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85066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24 |
发明(设计)人: | 寇发荣;曾宪梓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B60N2/50 | 分类号: | B60N2/50;B60N2/52;B60N2/54;G05B11/42;H02N2/18 |
代理公司: | 上海精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53 | 代理人: | 冯亮 |
地址: | 710054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合馈能式磁流变半主动座椅悬架,包括座椅悬架本体和座椅悬架控制系统,座椅悬架本体包括从下到上依次设置的线圈馈能机构、第一压电片馈能机构和第二压电片馈能机构,线圈馈能机构包括一上一下间隔设置的弹簧固定板和线圈固定板,以及设置在弹簧固定板和线圈固定板之间的多个线圈发电组件,弹簧固定板的底部设置有弹簧吊耳,线圈发电组件包括从下到上依次设置的线圈、强磁铁和弹簧,座椅悬架控制系统包括座椅悬架控制器、整流器、蓄电池充电电路和可控恒流源电路;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复合馈能式磁流变半主动座椅悬架控制方法。本发明采用了多种能量回收利用方式,能够使座椅处于最佳的减震状态,工作可靠性高,使用效果好。 | ||
搜索关键词: | 复合 馈能式磁 流变 主动 座椅 悬架 及其 控制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复合馈能式磁流变半主动座椅悬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座椅悬架本体和座椅悬架控制系统,所述座椅悬架本体包括从下到上依次设置的线圈馈能机构、第一压电片馈能机构和第二压电片馈能机构,所述线圈馈能机构包括一上一下间隔设置的弹簧固定板(26)和线圈固定板(21),以及设置在弹簧固定板(26)和线圈固定板(21)之间的多个线圈发电组件,所述弹簧固定板(26)的底部设置有弹簧吊耳(25),所述线圈发电组件包括从下到上依次设置的线圈(20)、能够在线圈(20)内上下运动的强磁铁(22)和用于吊装强磁铁(22)的弹簧(24),所述强磁铁(22)的顶部设置有磁铁吊耳(23),所述线圈(20)的底部与线圈固定板(21)固定连接,所述弹簧(24)的上端与弹簧吊耳(25)连接,所述弹簧(24)的下端与磁铁吊耳(23)连接;所述第一压电片馈能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弹簧固定板(26)顶部的压电片固定底板(28)、设置在压电片固定底板(28)顶部的压电片下固定板(30)和设置在压电片下固定板(30)顶部的压电片上固定板(32),所述压电片固定底板(28)、压电片下固定板(30)和压电片上固定板(32)三者固定连接,所述压电片上固定板(32)和压电片固定底板(28)围成的空间内设置有多个压电发电单元(17),所述压电发电单元(17)的简支端夹装在压电片下固定板(30)和压电片上固定板(32)之间,所述压电发电单元(17)的自由端固定连接有配重块(18);所述第二压电片馈能机构包括设置在压电片上固定板(32)上方的座椅固定板(2),以及设置在座椅固定板(2)与压电片上固定板(32)之间的磁流变减振器(12)、座椅弹簧(43)、第一剪叉(38)和第二剪叉(40),所述座椅固定板(2)的一侧底部设置有第一滚动槽(7),所述座椅固定板(2)的另一侧底部设置有第一座椅固定板吊耳(44),所述座椅固定板(2)的底部设置有位于第一滚动槽(7)和第一座椅固定板吊耳(44)之间的第二座椅固定板吊耳(45),所述第一滚动槽(7)内部顶面上和底面上均设置有第一压电发电片(5),所述第一滚动槽(7) 的底部设置有第一滚动槽吊耳(8),所述压电片上固定板(32)的一侧顶部设置有位于第一滚动槽(7)下方的第二滚动槽(13),所述压电片上固定板(32)的另一侧顶部设置有位于第一座椅固定板吊耳(44)下方的第一压电片上固定板吊耳(35),所述压电片上固定板(32)的顶部设置有位于第二滚动槽(13)和第一压电片上固定板吊耳(35)之间的第二压电片上固定板吊耳(33),所述第二滚动槽(13)内部顶面上和底面上均设置有第二压电发电片(15),所述第一剪叉(38)和第二剪叉(40)十字交叉铰接,所述第一剪叉(38)的下端与第一压电片上固定板吊耳(35)铰接,所述第一剪叉(38)的上端转动连接有设置在第一滚动槽(7)内且能够在第一滚动槽(7)内往复滚动的第一滚轮(4),所述第二剪叉(40)的上端与第一座椅固定板吊耳(44)铰接,所述第二剪叉(40)的下端转动连接有设置在第二滚动槽(13)内且能够在第二滚动槽(13)内往复滚动的第二滚轮(16),所述磁流变减振器(12)的活塞杆(11)的端部设置有磁流变减振器上吊耳(10),所述磁流变减振器(12)的下端设置有磁流变减振器下吊耳(37),所述磁流变减振器上吊耳(10)与第一滚动槽吊耳(8)铰接,所述磁流变减振器下吊耳(37)与第二压电片上固定板吊耳(33)铰接,所述座椅弹簧(43)的一端与第二座椅固定板吊耳(45)固定连接,所述座椅弹簧(43)的另一端与第二剪叉(40)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座椅悬架控制系统包括座椅悬架控制器(31)、整流器(49)、用于为车载蓄电池(50)充电的蓄电池充电电路(51)和用于为磁流变减振器(12)内的电磁线圈提供稳定的输入电流的可控恒流源电路(46),所述座椅悬架控制器(31)的输入端接有用于对线圈固定板(21)的加速度进行实时检测的第一加速度传感器(47)和用于对座椅本体(1)的加速度进行实时检测的第二加速度传感器(48),所述蓄电池充电电路(51)接在整流器(49)与车载蓄电池(50)之间,所述可控恒流源电路(46)与车载蓄电池(50)的输出端和座椅悬架控制器(31)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磁流变减振器(12)内的电磁线圈与可控恒流源电路(46)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整流器(49)的输入端与线圈(20)的输出端以及串联后的第一压电发电片(5)、第二压电发电片(15)和压电发电单元(17)连接;所述第一剪叉(38)和第二剪叉(40)通过第一剪叉连接销(39)十字交叉铰接,所述第一剪叉(38)的下端通过第二剪叉连接销(34)与第一压电片上固定板吊耳(35)铰接,所述第一剪叉(38)的上端通过第一滚轮剪叉连接销(6)转动连接有第一滚轮(4);所述第二剪叉(40)的上端通过第三剪叉连接销(41)与第一座椅固定板吊耳(44)铰接,所述第二剪叉(40)的下端通过第二滚轮剪叉连接销(14)转动连接有第二滚轮(16);所述磁流变减振器上吊耳(10)通过第一磁流变减振器连接销(9)与第一滚动槽吊耳(8)铰接,所述磁流变减振器下吊耳(37)通过第二磁流变减振器连接销(36)与第二压电片上固定板吊耳(33)铰接;所述第二剪叉(40)的上端设置有向上弯折的部分且在向上弯折的部分设置有剪叉通孔(42),所述座椅弹簧(43)的另一端通过穿过剪叉通孔(42)的方式与第二剪叉(40)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座椅固定板(2)上设置有供第一压电发电片(5)的导线穿出的第一导线导向槽(3),所述压电片上固定板(32)上设置有供第二压电发电片(15)的导线穿出的第二导线导向槽(19)。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科技大学,未经西安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0792466.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儿童汽车座椅及其卡合机构
- 下一篇:汽车通风管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