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红外中心加热测定煤岩体渗透率的实验装置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762896.0 | 申请日: | 2017-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8799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14 |
发明(设计)人: | 王亚鹏;张永利;董金玲;马凯;刘杰;苏畅;马玉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15/08 | 分类号: | G01N15/08 |
代理公司: | 21109 沈阳东大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陈岑 |
地址: | 123000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红外中心加热测定煤岩体渗透率的实验装置及方法,其采用了红外线中心加热煤岩体,并通过气体加压方式,实现对煤岩体轴压、围压和孔隙压的分别加压。在装置作业过程中,通过第一调压阀的气体推动活塞沿煤岩体轴向移动,推动下压头,对煤岩体施加轴压;通过第二调压阀的气体直接施压于煤岩体四周,提供围压;通过第三调压阀的气体经过上压头孔,将压力作用于煤岩体上截面,产生孔隙压,下压头孔排出的气体通过排水集气法测定煤岩体在某温度、某压下的渗透率。且红外加热功率可通过温控系统调节,实现不同温度的加热;温控系统还能够时时反映测温点的温度。对标准煤岩体试样进行不同温度、不同压力情况下,进行煤岩体渗透率的测定。 | ||
搜索关键词: | 煤岩体 调压阀 渗透率 加热 温控系统 孔隙压 下压头 围压 轴压 排水集气法 红外加热 气体加压 气体通过 气体推动 实验装置 岩体试样 轴向移动 装置作业 活塞 标准煤 测温点 红外线 上压头 排出 施压 压下 加压 施加 | ||
【主权项】:
1.一种红外中心加热测定煤岩体渗透率的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方设置有油缸,所述油缸中装有套筒,所述套筒上端设置有上压盖,所述油缸内部设置有活塞,在所述油缸内壁还设置有凸台部,所述凸台部上架设有挡板,所述挡板在所述活塞上方,用以挡止所述活塞,所述套筒下端置于所述挡板上,所述上压盖和所述挡板之间形成空腔,空腔上部设置有上压头,其下部设置有下压头,所述上压头内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下压头内设置有第二通孔,且所述下压头架设于所述活塞上,套装有热缩管的煤岩体置于所述上压头和下压头之间,所述上压头上还设置有上压环,下压头上设置有下压环,所述上压环和下压环密封热缩管上下端口,且所述上压头上端延伸至所述上压盖上方,所述下压头下端延伸至所述底座下方,红外加热管插设于煤岩体中,并竖直贯穿所述上压头、煤岩体及下压头,在所述红外加热管外还套设有石英玻璃管,所述第二通孔通过高压出气管连接于量筒开口端,所述高压出气管上安装有第四高压气阀,所述量筒装满水倒置于装有水的盛水容器中,且所述量筒的开口端置于盛水容器的水面以下,所述油缸通过第一高压进气管、所述套筒通过第二高压进气管、所述第一通孔通过第三高压进气管均与气瓶相连接,且在所述第一、第二和第三高压进气管上分别安装有第一、第二、第三高压气阀,所述气瓶开口处设置有高压气总阀,第一热电偶和第二热电偶均通过导线与温控系统相连接,所述温控系统外接电源,所述电源通过导线与所述红外加热管相连接,且所述第一热电偶的测温探头接入所述上压盖,所述第二热电偶的测温探头接入所述套筒。/n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未经辽宁工程技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0762896.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铂电阻温度采集装置
- 下一篇:一种自阻电加热拉弯成形模具及其设计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