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金属构件快速成形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638421.0 | 申请日: | 2017-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60335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08 |
发明(设计)人: | 朱正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鞍山尚元冶金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B9/187 | 分类号: | C22B9/187;B33Y30/00 |
代理公司: | 安徽知问律师事务所 34134 | 代理人: | 韦超峰;刘佳伟 |
地址: | 243002 安徽省马鞍山***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金属构件快速成形方法,属于冶金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A:准备好金属构件快速成形装置;步骤B:将金属构件外壳三维几何尺寸数据输入至计算机;步骤C:机械臂和焊头在承载板上3D打印出金属构件外壳;步骤D:将新的自耗电极夹持在电极夹持件上,向金属构件外壳内部填充精炼渣;步骤E:向自耗电极通电;步骤F:吹送惰性气体;步骤G:关闭电源和惰气供应机构。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的快速成型技术在成形大尺寸结构件时表现出的效率较低、品质较低的不足,提供了一种金属构件快速成形方法,将快速成形工艺和特种冶金工艺的优势相结合,能够显著提高大尺寸金属构件快速成形的生产效率和产品品质。 | ||
搜索关键词: | 金属构件 快速成形 自耗电极 几何尺寸数据 快速成型技术 快速成形工艺 快速成形装置 冶金技术领域 大尺寸结构 电极夹持件 产品品质 尺寸金属 惰性气体 供应机构 关闭电源 生产效率 特种冶金 外壳内部 承载板 机械臂 精炼渣 成形 吹送 惰气 焊头 夹持 填充 打印 三维 通电 计算机 | ||
【主权项】:
一种金属构件快速成形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A:准备好金属构件快速成形装置,其中,将新的承载板(8)安装在冷却机构(7)上;所述金属构件快速成形装置包括电源(1)、自耗电极(13)、精炼器(14)以及与计算机(9)连接的增材制造机构;所述增材制造机构用于在一承载板(8)上3D打印出金属构件外壳(18);所述精炼器(14)下端面向金属构件外壳(18)内部,精炼器(14)内填充有精炼渣;所述自耗电极(13)位于精炼器(14)上方且其下端伸入精炼器(14)内的精炼渣中;所述电源(1)一端与自耗电极(13)电联接,另一端与所述承载板(8)电联接;所述增材制造机构包括机械臂(5)、焊头(4)、金属丝(3)和金属丝圈(2),焊头(4)位于机械臂(5)的自由端,机械臂(5)围绕承载板(8)的周围设置;金属丝(3)缠绕设置在可转动的金属丝圈(2)上,金属丝(3)的伸出端与焊头(4)连接;所述精炼器(14)由上下两段组成,上段为中空的圆柱体,下段为倒置的中空圆台;步骤B:将需要生产的金属构件外壳(18)三维几何尺寸数据输入至计算机(9),准备好金属构件要求的金属成分原料金属丝(3)和自耗电极(13);步骤C:开启冷却机构(7);计算机(9)控制机械臂(5)和焊头(4)在承载板(8)上3D打印出金属构件外壳(18),并通过风冷机构(17)向金属构件外壳(18)外部吹送空气;步骤D:将新的自耗电极(13)夹持在电极夹持件(11)上,向金属构件外壳(18)内部填充精炼渣;步骤E:移动精炼器夹持件(12)使得精炼器(14)下端与金属构件外壳(18)内部填充的精炼渣接触,同时计算机(9)控制电源(1)向自耗电极(13)通电;步骤F:当测温机构(15)捕捉到有金属液从精炼器(14)下端流出落入金属构件外壳(18)内部时,计算机(9)控制惰气供应机构(16)向金属构件外壳(18)内部吹送惰性气体;步骤G:关闭电源(1)和惰气供应机构(16),将已成形金属构件和承载板(8)共同取下,去除承载板(8)后得到目标产品。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鞍山尚元冶金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马鞍山尚元冶金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0638421.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