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竹棒整削装置及其加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636337.5 | 申请日: | 2017-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8356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31 |
发明(设计)人: | 谭桂莲;张美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谭桂莲 |
主分类号: | B27J1/00 | 分类号: | B27J1/00;B27L9/00 |
代理公司: | 35100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蔡学俊;林捷 |
地址: | 354306 福建省南***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竹棒整削装置及其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和间隔设在机架上的第一组转轮和第二组转轮,所述第一组转轮和第二组转轮的周沿均布有用于承放竹棒的承放槽,所述第一组转轮和第二组转轮的上方分别设有用于按压在竹棒表面的第一按压皮带组件和第二按压皮带组件,所述第一组转轮和第二组转轮的侧边分别设有用于切削竹棒长短的第一旋转切割刀片和用于切削竹棒端头倒角的第二旋转切割刀片,所述第一组转轮的入料侧设有第一入料滑道,所述第一组转轮与第二组转轮之间设有第二入料滑道。本发明竹棒整削装置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有利于提高竹棒长短加工和端头倒角加工的生产效率,其加工方法简单、工作效率高。 | ||
搜索关键词: | 转轮 竹棒 按压 旋转切割刀片 皮带组件 入料滑道 切削 端头 加工 工作效率高 倒角加工 生产效率 装置结构 承放槽 侧边 承放 倒角 均布 入料 周沿 | ||
【主权项】:
1.一种竹棒整削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和间隔设在机架上的第一组转轮和第二组转轮,所述第一组转轮和第二组转轮的周沿均布有用于承放竹棒的承放槽,所述第一组转轮和第二组转轮的上方分别设有用于按压在竹棒表面的第一按压皮带组件和第二按压皮带组件,所述第一组转轮和第二组转轮的侧边分别设有用于切削竹棒长短的第一旋转切割刀片和用于切削竹棒端头倒角的第二旋转切割刀片,所述第一组转轮的入料侧设有第一入料滑道,所述第一组转轮与第二组转轮之间设有第二入料滑道;所述第一组转轮和第二组转轮分别具有两个转轮盘,所述两个转轮盘为同轴间隔设置,所述承放槽设在转轮盘上;所述第一入料滑道和第二入料滑道的末端口分别贴近第一组转轮和第二组转轮中部位置的承放槽,且在第一入料滑道和第二入料滑道的末端口设有挡料板和位于挡料板后侧且靠近转轮的拨轮,所述挡料板竖直设置且其下端靠近第一入料滑道和第二入料滑道的底部,以实现竹棒一个个通过,所述拨轮为高速转轴上均匀布设的橡胶片,所述拨轮用于将竹棒拨压入承放槽内;挡料板与第一入料滑道或第二入料滑道的底部距离比竹棒直径稍大些,使竹棒从第一入料滑道或第二入料滑道的入料端下滑后不会成堆进入到承放槽,而只会一个承放槽卡入一个竹棒,拨轮上的橡胶片旋转,从而将位于第一入料滑道或第二入料滑道底部的竹棒一个个推入承放槽中;所述第一按压皮带组件包括两高速转动的皮带轮和连接两皮带轮的第一皮带,所述第二按压皮带组件包括三个布置形成三角形的皮带轮和连接三个皮带轮的第二皮带;所述第一皮带抵压在两个转轮盘之间的竹棒上,第二皮带抵压在两个转轮盘之间的竹棒上,从而实现竹棒在第二皮带的带动下在承放槽内自转;所述第一旋转切割刀片的旋转刀轴位于第一组转轮顶端的侧部,且其旋转刀轴轴线沿竹棒长度方向设置;所述第二旋转切割刀片位于第一组转轮顶端的侧部,且其旋转刀轴轴线垂直于竹棒长度方向;竹棒整削装置的加工方法,加工时,待加工竹棒从第一入料滑道入口放入,然后落至其下端,而后一一进入第一组转轮的承放槽内,随着第一组转轮的转动,竹棒一一上升至高位,处于第一组转轮上方的第一按压皮带组件压住竹棒,而位于第一组转轮侧边的第一旋转切割刀片对竹棒长短进行切削,然后离开第一组转轮的高位后,落入第二入料滑道中,到达第二入料滑道的下端,接着一一进入第二组转轮的承放槽内,随着第二组转轮的转动,竹棒一一上升至高位,处于第二组转轮上方的第二按压皮带组件压住竹棒并带动其自转,而位于第二组转轮侧边的第二旋转切割刀片对竹棒端头进行倒角切削。/n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谭桂莲,未经谭桂莲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0636337.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封装装置及汽车
- 下一篇:电梯门控制方法、装置和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