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嵌入式系统基于同步机制下的环形数据缓冲实现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620299.4 | 申请日: | 2017-07-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68374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6 |
发明(设计)人: | 赖志威;曾宪玮;解亚琦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路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9/52 | 分类号: | G06F9/52;G06F9/54;G06F11/07 |
代理公司: | 北京文苑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16 | 代理人: | 王炜 |
地址: | 510663 广东省广州市萝岗区科学大道中***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嵌入式系统基于同步机制下的环形数据缓冲实现方法,包括:在工作状态一写入数据就切换到工作状态二;在工作状态二继续写入数据时,若缓冲区被新增加的数据写满,就进入工作状态四;在工作状态二下,读取缓冲区的数据,若读取的数据大小小于缓冲区缓冲好的数据大小,就进入工作状态三,否则进入工作状态四;在工作状态三,读取数据时,当缓冲区没有数据可读时,就进入工作状态一,向缓冲区写入数据时,若缓冲区被写满数据,则进入工作状态四。本发明使用嵌入式操作系统自带的信号量同步机制,原有的环形缓冲区更加强壮,采用可配置和可移植的环形缓冲区,适用于不同的软件系统和不同的硬件体系,能很好地满足实际应用的需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嵌入式 系统 基于 同步 机制 环形 数据 缓冲 实现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用于嵌入式系统基于同步机制下的环形数据缓冲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四个工作状态的切换;所述四个工作状态,分别是:工作状态一:环形缓冲区里面没有可读的数据;工作状态二:环形缓冲区里面有充足的内存可以储存更多的数据;工作状态三:环形缓冲区里缓存了充足的数据;工作状态四:环形缓冲区里面没有可写的缓存空间;所述四个工作状态的切换过程为:在工作状态一写入数据时,就切换到工作状态二;在工作状态二继续写入数据时,如果缓冲区被新增加的数据写满,就进入工作状态四,如果新增的数据没能使缓冲区填满,则还是保持在工作状态二;在工作状态二下,读取缓冲区的数据,如果读取的数据大小小于缓冲区缓冲好的数据大小,就进入工作状态三,如果读取的数据大小超出或者等于缓冲区所缓存的数据,就进入工作状态四;在工作状态三,读取数据时,当缓冲区没有数据可读时,就进入工作状态一,向缓冲区写入数据时,如果缓冲区被写满了数据,则进入工作状态四。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路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路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0620299.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仪表自动压装装饰圈设备
- 下一篇:一种抱具行走轮更换工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