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独轮自平衡电动车的协调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606721.0 | 申请日: | 2017-07-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36775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29 |
发明(设计)人: | 周奇勋;马存超;陈莎;王坤;范炜东;李鹏博;徐贵超;陶海莉;刘娜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B62K11/00 | 分类号: | B62K11/00;B62M7/12 |
代理公司: | 上海精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53 | 代理人: | 冯亮 |
地址: | 710054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独轮自平衡电动车的协调控制方法,双独轮自平衡电动车包括供左脚踩踏的左行走轮和供右脚踩踏的右行走轮,左行走轮和右行走轮相互独立;左行走轮包括左脚支撑板、左轮轮毂电机、左轮控制电路板和左轮电池,左脚支撑板包括左水平板、左侧竖直板、左前侧竖直板和左后侧竖直板;右行走轮包括右脚支撑板、右轮轮毂电机、右轮控制电路板和右轮电池,右脚支撑板包括右水平板、右侧竖直板、右前侧竖直板和右后侧竖直板;双独轮自平衡电动车的协调控制方法包括步骤:一、起步控制;二、左行走轮和右行走轮的协调控制。本发明两轮独立设置并独立控制,通过检测人的姿态信息完成加减速,能够控制两轮处于安全的前后距离与左右距离内。 | ||
搜索关键词: | 竖直板 自平衡电动车 协调控制 右行走轮 左行走轮 支撑板 独轮 左轮 右脚 右轮 左脚 控制电路板 轮毂电机 踩踏 电池 独立控制 独立设置 前后距离 右水平板 姿态信息 左水平板 加减速 检测 安全 | ||
【主权项】:
1.一种双独轮自平衡电动车的协调控制方法,所述双独轮自平衡电动车包括供左脚踩踏的左行走轮(1)和供右脚踩踏的右行走轮(2),所述左行走轮(1)和右行走轮(2)相互独立;所述左行走轮(1)包括左脚支撑板、左轮轮毂电机(1‑2)和左轮控制电路板(1‑3),以及为左轮轮毂电机(1‑2)和左轮控制电路板(1‑3)供电的左轮电池(1‑4),所述左脚支撑板包括用于放置左脚的左水平板(1‑11)、垂直连接在左水平板(1‑11)左侧底部的左侧竖直板(1‑12)、垂直连接在左水平板(1‑11)前侧底部的左前侧竖直板(1‑13)和垂直连接在左水平板(1‑11)后侧底部的左后侧竖直板(1‑14),所述左轮轮毂电机(1‑2)的轴与左侧竖直板(1‑12)固定连接,所述左轮控制电路板(1‑3)和左轮电池(1‑4)均固定连接在左水平板(1‑11)的底面上;所述左轮控制电路板(1‑3)上设置有左轮控制电路,所述左轮控制电路包括左轮微控制器(1‑31)和用于将左轮电池(1‑4)输出的电压转换为左轮控制电路中各用电模块所需电压并为左轮控制电路中各用电模块供电的左轮电压转换电路(1‑32),以及与左轮微控制器(1‑31)相接的左轮无线通信模块(1‑33);所述左轮电池(1‑4)上接有左轮电池充电电路(1‑38),所述左轮微控制器(1‑31)的输入端接有用于对左行走轮(1)的三轴倾斜角度进行实时检测的左轮陀螺仪(1‑34)、用于对左行走轮(1)受到的压力进行实时检测的左轮压力检测电路(1‑39)、用于对左行走轮(1)进行定位的左轮GPS模块(1‑311)、用于对左轮轮毂电机(1‑2)的绕组电流进行实时检测的左轮电机电流检测电路(1‑35)和用于对左轮电池(1‑4)的输出电压进行实时检测的左轮电池电量检测电路(1‑36),所述左轮电池电量检测电路(1‑36)与左轮电池(1‑4)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左轮微控制器(1‑31)的输出端接有用于驱动左轮轮毂电机(1‑2)的左电机驱动电路(1‑37),所述左电机驱动电路(1‑37)与左轮电池(1‑4)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左轮轮毂电机(1‑2)与左电机驱动电路(1‑37)连接;所述左轮轮毂电机(1‑2)上设置有用于对左轮轮毂电机(1‑2)的转速进行实时检测的左轮电机转速检测电路(1‑310),所述左轮电机转速检测电路(1‑310)与左轮微控制器(1‑31)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右行走轮(2)包括右脚支撑板、右轮轮毂电机(2‑2)和右轮控制电路板(2‑3),以及为右轮轮毂电机(2‑2)和右轮控制电路板(2‑3)供电的右轮电池(2‑4),所述右脚支撑板包括用于放置右脚的右水平板(2‑11)、垂直连接在右水平板(2‑11)右侧底部的右侧竖直板(2‑12)、垂直连接在右水平板(2‑11)前侧底部的右前侧竖直板(2‑13)和垂直连接在右水平板(2‑11)后侧底部的右后侧竖直板(2‑14),所述右轮轮毂电机(2‑2)的轴与右侧竖直板(2‑12)固定连接,所述右轮控制电路板(2‑3)和右轮电池(2‑4)均固定连接在右水平板(2‑11)的底面上;所述右轮控制电路板(2‑3)上设置有右轮控制电路,所述右轮控制电路包括右轮微控制器(2‑31)和用于将右轮电池(2‑4)输出的电压转换为右轮控制电路中各用电模块所需电压并为右轮控制电路中各用电模块供电的右轮电压转换电路(2‑32),以及与右轮微控制器(2‑31)相接的右轮无线通信模块(2‑33);所述右轮无线通信模块(2‑33)与左轮无线通信模块(1‑33)无线连接并通信,所述右轮电池(2‑4)上接有右轮电池充电电路(2‑38),所述右轮微控制器(2‑31)的输入端接有用于对右行走轮(2)的三轴倾斜角度进行实时检测的右轮陀螺仪(2‑34)、用于对右行走轮(2)受到的压力进行实时检测的右轮压力检测电路(2‑311)、用于对右行走轮(2)进行定位的右轮GPS模块(2‑313)、用于对左行走轮(1)与右行走轮(2)之间的距离进行实时检测的红外测距电路(2‑39)、用于对右轮轮毂电机(2‑2)的绕组电流进行实时检测的右轮电机电流检测电路(2‑35)和用于对右轮电池(2‑4)的输出电压进行实时检测的右轮电池电量检测电路(2‑36),所述右轮电池电量检测电路(2‑36)与右轮电池(2‑4)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右轮微控制器(2‑31)的输出端接有语音播放电路(2‑310)和用于驱动右轮轮毂电机(2‑2)的右电机驱动电路(2‑37),所述右电机驱动电路(2‑37)与右轮电池(2‑4)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右轮轮毂电机(2‑2)与右电机驱动电路(2‑37)连接;所述右轮轮毂电机(2‑2)上设置有用于对右轮轮毂电机(2‑2)的转速进行实时检测的右轮电机转速检测电路(2‑312),所述右轮电机转速检测电路(2‑312)与右轮微控制器(2‑31)的输入端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双独轮自平衡电动车的协调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双独轮自平衡电动车起步控制,具体过程为:步骤101、当人的左脚踩踏在左行走轮(1),且右脚踩踏在右行走轮(2)上后,左轮压力检测电路(1‑39)检测到了人的左脚对左行走轮(1)的压力并输出给左轮微控制器(1‑31),右轮压力检测电路(2‑311)检测到了人的右脚对右行走轮(2)的压力并输出给右轮微控制器(2‑31);步骤102、当所述左轮微控制器(1‑31)接收到左轮压力检测电路(1‑39)输出的压力信号后,所述左轮微控制器(1‑31)开始采集左轮陀螺仪(1‑34)检测到的左行走轮(1)的Z轴角度θL,并开始采集左轮电机转速检测电路(1‑310)检测到的左轮轮毂电机(1‑2)的转速nL;当所述右轮微控制器(2‑31)接收到右轮压力检测电路(2‑311)输出的压力信号后,所述右轮微控制器(2‑31)开始采集右轮陀螺仪(2‑34)检测到的右行走轮(2)的Z轴角度θR,并开始采集右轮电机转速检测电路(1‑312)检测到的右轮轮毂电机(2‑2)的转速nR;步骤103、左轮微控制器(1‑31)根据公式ωL=2πnL计算得到左轮轮毂电机(1‑2)的角速度ωL,同时,右轮微控制器(2‑31)根据公式ωR=2πnR计算得到左轮轮毂电机(1‑2)的角速度ωR;步骤104、左轮微控制器(1‑31)根据公式vL′=k3∫(k1θL+k2ωL)计算得到其对左轮轮毂电机(1‑2)的控制速度vL′,并比较vL′与预先设定并存储在左轮微控制器(1‑31)中的双独轮自平衡电动车的最大车速vmax,当vL′≤vmax时,左轮微控制器(1‑31)输出控制信号并通过左电机驱动电路(1‑37)驱动左轮轮毂电机(1‑2)的实际转速vL为vL′;当vL′>vmax时,左轮微控制器(1‑31)输出控制信号控制左轮轮毂电机(1‑2)的实际转速vL为vmax;同时,右轮微控制器(2‑31)根据公式vR′=k3∫(k1θR+k2ωR)计算得到其对右轮轮毂电机(2‑2)的控制速度vR′,并比较vR′与预先设定并存储在右轮微控制器(2‑31)中的双独轮自平衡电动车的最大车速vmax,当vR′≤vmax时,右轮微控制器(2‑31)输出控制信号控制右轮轮毂电机(2‑2)的实际转速vR为vR′;当vR′>vmax时,右轮微控制器(2‑31)输出控制信号并通过右电机驱动电路(2‑37)驱动右轮轮毂电机(2‑2)的实际转速vR为vmax;其中,k1、k2和k3均为比例系数,k1的取值为大于g的自然数,g为重力加速度,k2和k3的取值均为大于0的自然数;步骤二、双独轮自平衡电动车的左行走轮(1)和右行走轮(2)的协调控制,具体过程为:步骤201、判断左行走轮(1)和右行走轮(2)的相对位置:左轮微控制器(1‑31)将左轮轮毂电机(1‑2)的实际转速vL通过左轮无线通信模块(1‑33)和右轮无线通信模块(2‑33)传输给右轮微控制器(2‑31),右轮微控制器(2‑31)比较vL与vR的大小,当vL>vR时,判断为左行走轮(1)在前,右行走轮(2)在后;当vL=vR时,判断为左行走轮(1)和右行走轮(2)平行;当vLA,YA);同时,所述左轮微控制器(1‑31)采集左轮GPS模块(1‑311)定位到的左行走轮(1)的中心点B的位置坐标(XB,YB)并通过左轮无线通信模块(1‑33)和右轮无线通信模块(2‑33)传输给右轮微控制器(2‑31);接着,所述右轮微控制器(2‑31)先根据公式
计算左行走轮(1)与右行走轮(2)之间的相对角度γ,再根据公式y=L·sinγ计算左行走轮(1)与右行走轮(2)之间的前后距离,并根据公式x=L·cosγ计算左行走轮(1)与右行走轮(2)之间的左右距离;然后,所述右轮微控制器(2‑31)比较y与预先设定并存储在右轮微控制器(2‑31)中的左行走轮(1)与右行走轮(2)之间的最大前后安全距离ymax,并比较x与预先设定并存储在右轮微控制器(2‑31)中的左行走轮(1)与右行走轮(2)之间的最大左右安全距离xmax;当y≤ymax时,左行走轮(1)与右行走轮(2)之间的前后距离没有超过左行走轮(1)与右行走轮(2)之间的最大前后安全距离,此时,所述左轮微控制器(1‑31)不改变对左轮轮毂电机(1‑2)转速的控制,所述右轮微控制器(2‑31)不改变对右轮轮毂电机(2‑2)转速的控制;当y>ymax时,左行走轮(1)与右行走轮(2)之间的前后距离超过了左行走轮(1)与右行走轮(2)之间的最大前后安全距离,此时,当左行走轮(1)在前,右行走轮(2)在后时,所述右轮微控制器(2‑31)控制右轮轮毂电机(2‑2)加速;当右行走轮(2)在前,左行走轮(1)在后时,所述右轮微控制器(2‑31)将左行走轮(1)加速的信号通过左轮无线通信模块(1‑33)和右轮无线通信模块(2‑33)传输给左轮微控制器(1‑31),所述左轮微控制器(1‑31)控制左轮轮毂电机(1‑2)加速;当x≤xmax时,左行走轮(1)与右行走轮(2)之间的左右距离没有超过左行走轮(1)与右行走轮(2)之间的最大左右安全距离,此时,所述左轮微控制器(1‑31)不改变对左轮轮毂电机(1‑2)转速的控制,所述右轮微控制器(2‑31)不改变对右轮轮毂电机(2‑2)转速的控制;当x>xmax时,左行走轮(1)与右行走轮(2)之间的左右距离超过了左行走轮(1)与右行走轮(2)之间的最大左右安全距离,此时,所述右轮微控制器(2‑31)控制语音播放电路(2‑310)播放语音提示信号,提示人缩小左脚与右脚之间的距离;当双独轮自平衡电动车是转弯时,首先,所述右轮微控制器(2‑31)控制语音播放电路(2‑310)播放语音提示信号,提示路况为转弯并提示人身体后倾;然后,所述右轮微控制器(2‑31)比较人的左脚对左行走轮(1)的压力FL与人的右脚对右行走轮(2)的压力FR,当FL>FR时,判断为双独轮自平衡电动车向左转,此时,所述右轮微控制器(2‑31)将左行走轮(1)减速的信号通过左轮无线通信模块(1‑33)和右轮无线通信模块(2‑33)传输给左轮微控制器(1‑31),所述左轮微控制器(1‑31)控制左轮轮毂电机(1‑2)减速进行左转;当FL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科技大学,未经西安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0606721.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