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弹双芯纱生产装置和生产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578075.1 | 申请日: | 2017-07-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90393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14 |
发明(设计)人: | 张娣 | 申请(专利权)人: | 太和县三宝通达纺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2G3/36 | 分类号: | D02G3/36;D02G3/32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上嘉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25 | 代理人: | 郭华俊 |
地址: | 2360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给出一种高弹双芯纱生产装置和生产方法,装置包括由后罗拉和后胶辊组成的后牵伸罗拉对、由中罗拉和中胶辊组成的中牵伸罗拉对、由前罗拉和前胶辊组成的前牵伸罗拉对,其中在各个胶辊的上部分别加装喂入辊,喂入辊之间通过齿轮连接传动,且前喂入辊通过与前胶辊紧密按压接触传动,且在中喂入辊上开有凹槽,一根锦纶长丝由后喂入辊按压后经中喂入辊的凹槽后由前喂入辊按压输出,另一根氨纶长丝由中喂入辊按压后由前喂入辊按压输出,而后两者送入前罗拉钳口与经过牵伸后得到的纯棉须条汇合,从而实现芯丝与须条的同步喂入和两根芯丝喂入张力的独立调节,继而实现具有优异芯丝包覆效果的高弹双芯纱的生产。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弹双芯纱 生产 装置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高弹双芯纱的生产方法,在加装高弹双芯纱生产装置的QFA1528型细纱机上纺制,高弹双芯纱生产装置包括由后罗拉和后胶辊组成的后牵伸罗拉对、由中罗拉和中胶辊组成的中牵伸罗拉对、由前罗拉和前胶辊组成的前牵伸罗拉对,所述后罗拉包括后罗拉轴,所述后罗拉轴为实心的圆柱形,在后罗拉轴上固定连接有后罗拉套,所述后胶辊包括后胶辊轴,所述后胶辊轴为实心的圆柱形,在后胶辊轴上通过轴承连接有后胶辊套,后胶辊套直径保持不变且可沿着后胶辊轴自由转动,所述中罗拉包括中罗拉轴,所述中罗拉轴为实心的圆柱形,在中罗拉轴上固定连接有中罗拉套,所述中胶辊包括中胶辊轴,所述中胶辊轴为实心的圆柱形,在中胶辊轴上通过轴承连接有中胶辊套,中胶辊套直径保持不变且可沿着中胶辊轴自由转动,所述前罗拉包括前罗拉轴,所述前罗拉轴为实心的圆柱形,在前罗拉轴上固定连接有前罗拉套,所述前胶辊包前胶辊轴,所述前胶辊轴为实心的圆柱形,在前胶辊轴上通过轴承连接有前胶辊套,前胶辊套直径保持不变且可沿着前胶辊轴自由转动,其特征是:相邻两个锭子的后胶辊轴的中间部分通过后下嵌入销嵌入安装在加压组件的下部,相邻两个锭子的中胶辊轴的中间部分通过中下嵌入销嵌入安装在加压组件的下部,相邻两个锭子的前胶辊轴的中间部分通过前下嵌入销嵌入安装在加压组件的下部,在所述后胶辊的正上方加装有后喂入辊,所述后喂入辊包括后喂入辊轴,所述后喂入辊轴为实心的圆柱形,相邻两个锭子的后喂入辊的中间部分通过后上嵌入销嵌入安装在加压组件的上部,在后喂入辊轴上固定连接有后喂入辊套,后喂入辊套直径保持不变,后喂入辊与后胶辊之间保持一定距离,在所述中胶辊的正上方加装有中喂入辊,所述中喂入辊包括中喂入辊轴,所述中喂入辊轴为实心的圆柱形,相邻两个锭子的中喂入辊的中间部分通过中上嵌入销嵌入安装在加压组件的上部,在中喂入辊轴上固定连接有中喂入辊套,在所述中喂入辊套的轴向的靠左或靠右一侧开有凹槽,所述凹槽沿着喂入辊套的径向圆周一周,中喂入辊与中胶辊之间保持一定距离,在所述前胶辊的正上方加装有前喂入辊,所述前喂入辊包括前喂入辊轴,所述前喂入辊轴为实心的圆柱形,相邻两个锭子的前喂入辊的中间部分通过前上嵌入销嵌入安装在加压组件的上部,在前喂入辊轴上固定连接有前喂入辊套,前喂入辊套直径保持不变,前喂入辊与前胶辊之间紧密按压接触,中喂入辊轴和前喂入辊轴之间通过第一齿轮组连接传动,后喂入辊轴和中喂入辊轴之间通过第二齿轮组连接传动,前罗拉轴通过主电机带动转动,中罗拉轴通过第三齿轮组与前罗拉轴连接,后罗拉轴通过第四齿轮组与中罗拉轴连接;纺纱时,加压组件按下,使得后胶辊套和后罗拉套之间紧密按压、中胶辊套和中罗拉套之间紧密按压、前胶辊套和前罗拉套之间紧密按压,主电机带动前罗拉轴转动继而带动前罗拉套转动,继而带动与之紧密接触的前胶辊套转动,前罗拉轴转动继而通过第三齿轮组带动中罗拉轴转动,继而带动与之紧密接触的中胶辊套转动,中罗拉轴转动继而通过第四齿轮组带动后罗拉轴转动,继而带动与之紧密接触的后胶辊套转动,前胶辊套转动继而带动与之紧密按压接触的前喂入辊套转动,继而带动前喂入辊轴转动,前喂入辊轴转动继而通过第一齿轮组带动中喂入辊轴转动,继而带动中喂入辊套转动,中喂入辊轴转动继而通过第二齿轮组带动后喂入辊轴转动,继而带动后喂入辊套转动,纯棉粗纱由后胶辊套和后罗拉套之间按压穿过,而后由中胶辊套和中罗拉套之间按压输出,受到后牵伸罗拉对和中牵伸罗拉对组成的后牵伸区的牵伸作用,最后由前胶辊套和前罗拉套之间按压输出,受到中牵伸罗拉对和前牵伸罗拉对组成的前牵伸区的牵伸作用,得到牵伸后的纯棉须条,锦纶长丝由后喂入辊套按压后经中喂入辊套的凹槽后由前喂入辊套按压输出,受到后喂入辊和前喂入辊之间的牵伸张力控制作用,氨纶长丝由中喂入辊套按压后由前喂入辊套按压输出,受到中喂入辊和前喂入辊之间的牵伸张力控制作用,输出后的锦纶长丝和氨纶长丝喂入前胶辊套和前罗拉套之间的输出钳口,并与牵伸后得到的纯棉须条汇合,当需要调节氨纶长丝和锦纶长丝喂入的牵伸张力时,首先根据需要设置第一齿轮组的齿数,继而实现氨纶长丝牵伸张力的调节,而后根据需要和已设置好的第一齿轮组的齿数设置第二齿轮组的齿数,继而实现锦纶长丝牵伸张力的调节,继而实现氨纶长丝和锦纶长丝喂入的牵伸张力的独立调节,纯棉须条和氨纶长丝、锦纶长丝汇合后,在加捻捻度的作用下纯棉须条加捻成具有强捻作用的外包纱同时将氨纶长丝和锦纶长丝包裹,得到最终的高弹双芯纱,具体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将棉纤维依次经开清棉、梳棉、并条、粗纱工序加工得到纯棉粗纱,其中开清棉采用的机型组合是:FA002A、FA104、FA022‑6、FA106、A062、FA141A,梳棉采用FA201B型梳棉机,并条采用FA306型并条机,粗纱采用TJFA458A型粗纱机;开清棉中:棉卷干定量396g/m、棉卷伸长3%,棉卷干净重16.95kg,豪猪打手、综合打手、棉卷罗拉的转速分别为523r/min、954r/min、12.165r/min;梳棉中:生条干定量22.15g/5m,刺辊、锡林、盖板、道夫的转速分别为789r/min、326r/min、90.8mm/min、22.0r/min;并条中:采用两道并条,头道并条中条子干定量22.35g/5m、并和根数为8、实际牵伸倍数8.57、机械牵伸倍数8.62、后牵伸倍数1.821、主牵伸倍数4.482、前~中罗拉握持距39.5mm、中~后罗拉握持距41.5mm、喇叭口直径3.6mm、导条罗拉、前罗拉、中罗拉、后罗拉、压力棒的加压分别118 N、340 N、386 N、324 N、56.5 N,二道并条中条子干定量21.2g/5m、并和根数为8、实际牵伸倍数8.30、机械牵伸倍数8.47、后牵伸倍数1.848、主牵伸倍数4.491、前~中罗拉握持距39.5mm、中~后罗拉握持距41.5mm、喇叭口直径3.4mm、导条罗拉、前罗拉、中罗拉、后罗拉、压力棒的加压分别118 N、340 N、386 N、324 N、56.5 N;粗纱中:粗纱干定量4.97g/10m,机械牵伸8.62倍,实际牵伸8.45倍,计算捻度539捻/m,捻系数98.6,轴向卷绕密度2.94圈/10cm、径向卷绕密度166.8圈/10cm,前罗拉和锭子转速分别为349.1、606.3r/min,钳口隔距4.5mm;第二步:将纯棉粗纱、氨纶长丝、锦纶长丝经细纱工序后得到,将纯棉粗纱由后胶辊套和后罗拉套喂入经牵伸后得到牵伸后的纯棉须条,锦纶长丝由后喂入辊套按压后经中喂入辊套的凹槽后由前喂入辊套按压输出,氨纶长丝由中喂入辊套按压后由前喂入辊套按压输出,输出后的锦纶长丝和氨纶长丝喂入前胶辊套和前罗拉套之间的输出钳口,并与牵伸后得到的纯棉须条汇合,在加捻捻度的作用下纯棉须条加捻成具有强捻作用的外包纱同时将氨纶长丝和锦纶长丝包裹,得到最终的高弹双芯纱;细纱中采用加装高弹双芯纱生产装置的QFA1528型细纱机,细纱干定量3.355g/100m,机械牵伸倍数和实际牵伸倍数分别为31.23倍和29.67倍,前、中罗拉中心距和中、后罗拉中心距分别为44mm、52mm,钢领型号PG1,钢丝圈型号U1ULudr 1/0,胶圈钳口2.5mm,集合器口径2.4mm。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太和县三宝通达纺织有限公司,未经太和县三宝通达纺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0578075.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光无线通信智能系统
- 下一篇:信息通信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