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碳酸盐岩储层复合改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571875.0 | 申请日: | 2017-07-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55027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10 |
发明(设计)人: | 杨兆中;朱利勇;李小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石油大学 |
主分类号: | E21B43/267 | 分类号: | E21B43/267;E21B43/2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5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一种提高碳酸盐岩油气井产能的水力加砂压裂与酸压复合改造方法。该方法包括使用前置液压开地层、延伸人工裂缝,为支撑剂进入地层而建立必要的空间,同时降低地层温度以保持压裂粘度,进而保持压裂液的悬砂性能;接着注入携砂液将支撑剂输送到人工裂缝远井地带;再注入酸液,刻蚀人工裂缝近井地带,最终形成远井地带支撑剂支撑与近井地带酸液刻蚀的高导流复合人工裂缝,从而实现碳酸盐岩储层的深度改造步骤。本发明技术方案适用井型涵盖直井、斜井、水平井、分支井等,适用完井方式为裸眼完井、套管射孔完井等,对深层、高温碳酸盐岩储层进行有效改造,提高油气井产能。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碳酸盐 岩储层 复合 改造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提高碳酸盐岩油气井产能的水力加砂压裂与酸压复合改造方法,其包括三道工序:/n(1)使用前置液压开地层、延伸人工裂缝,为支撑剂进入地层而建立必要的空间,同时降低地层温度以保持压裂液粘度,进而保持压裂液的悬砂性能;/n(2)注入携砂液将支撑剂输送到人工裂缝远井地带;/n(3)注入酸液,用以刻蚀人工裂缝近井地带;/n采用上述三道工序,形成远井地带支撑剂颗粒支撑与近井地带酸液刻蚀的高导流复合人工裂缝,从而实现碳酸盐岩储层的深度改造步骤;/n上述的复合改造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n(1)以1.0~2.0立方米/分钟的排量向地层注入40~100立方米前置液;/n(2)以3.5~5.0立方米/分钟的排量向地层注入70~250立方米携砂液;/n(3)以2.0~4.5立方米/分钟的排量向地层注入80~170立方米主体酸;/n(4)在对储层进行复合改造后,以2.0~3.0立方米/每分钟的排量向地层注入一定体积的顶替液。/n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石油大学,未经西南石油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0571875.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