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高框架柱延性的叠合箍筋与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508759.4 | 申请日: | 2017-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99724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27 |
发明(设计)人: | 韩小雷;黄狄昉;林榕;季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E04C5/06 | 分类号: | E04C5/06;E04G21/12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44245 | 代理人: | 蔡克永 |
地址: | 51064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框架柱延性的叠合箍筋与方法;在框架柱的加密区箍筋的第一个封闭箍筋的邻侧并列增加一个附加封闭箍筋;该附加封闭箍筋的弯钩位置与第一个封闭箍筋的弯钩位置呈对角布置;并将两者绑扎叠合在一起,形成叠合箍筋结构;仅需紧挨着框架柱端部的第一个箍筋,放置一个附加封闭箍筋形成叠合箍筋,附加封闭箍筋放置方向应使得两箍筋的弯钩处于相对位置。施工工艺简单方便。框架柱端部的第一个箍筋变成了叠合箍筋后,叠合箍筋并不会像单个箍筋一样在弯钩处形成薄弱位置。在荷载作用下,框架柱端部受力最大的第一个叠合箍筋的弯钩不易脱开,充分发挥了封闭箍筋对纵筋和混凝土的横向约束作用,提高了框架柱的延性和抗震性能。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高 框架 延性 叠合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提高框架柱延性的叠合箍筋,包括框架柱(1)、框架梁(2),以及位于框架柱(1)端部的第一个封闭箍筋(8);其特征在于:在框架柱(1)的加密区箍筋(6)的第一个封闭箍筋(8)的邻侧并列增加一个附加封闭箍筋(7);该附加封闭箍筋(7)的弯钩位置与第一个封闭箍筋(8)的弯钩位置呈对角布置;并将两者绑扎叠合在一起,形成叠合箍筋结构;该叠合箍筋结构放置在距离框架柱(1)端部50mm~55mm处。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理工大学,未经华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0508759.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五金柱脚连接件
- 下一篇:一种阳光雨篷清洗降温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