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渗透边界反问题方法的全三维内转式进气道设计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375315.8 | 申请日: | 2017-05-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2348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30 |
发明(设计)人: | 乔文友;余安远;吴颖川;刘东;杨大伟;曲利鹏;丁国昊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科技大学;中国人民解放军63820部队吸气式高超声速技术研究中心 |
主分类号: | G06F30/28 | 分类号: | G06F30/28;G06F30/20;G06F30/17;F02C7/042;G06F113/08;G06F111/10 |
代理公司: | 成都点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32 | 代理人: | 敖欢;葛启函 |
地址: | 621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渗透边界反问题方法的全三维内转式进气道设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给定设计条件,确定基本流场初始计算域形状并生成计算网格;2)应用渗透边界反问题方法求解满足沿程压缩规律的基本流场结构;3)通过流线追踪技术在基本流场上截取进气道型面,包括进气道的等熵压缩段型面和隔离段型面两部分;本发明应用反问题方法根据给定的基本流场前缘引导型线和沿程压缩规律调节进气道的流场结构,突破吻切流方法的限制,提升了内转式进气道的设计灵活性,有利于进一步挖掘内转式进气道的潜力。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渗透 边界 问题 方法 三维 内转式进气道 设计 | ||
【主权项】:
一种基于渗透边界反问题方法的全三维内转式进气道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给定设计条件,确定基本流场初始计算域形状并生成计算网格:在已知的来流条件下,给定基本流场前缘引导型线、入射激波初始形状、待求解物面初始形状、中心体以及两侧对称边界形状,根据进气道流场的波系结构预估计算域的流向长度并生成初始的基本流场计算域网格;2)应用渗透边界反问题方法求解满足沿程压缩规律的基本流场:将待求解物面设置为渗透边界条件,给定渗透边界上的沿程压缩规律,并应用渗透边界的反问题方法得到与沿程压缩规律对应的待求解物面和入射激波的形状以及整个基本流场;3)通过流线追踪技术在基本流场上截取进气道型面,包括进气道的等熵压缩段型面和隔离段型面两部分:给定进气道迎风面唇口型线,自该型线顺流向发出流管截取基本流场,该流管与反射激波交线的上游部分即为等熵压缩段型面,下游部分的隔离段型面则是自流管与反射激波的交线开始顺流向拉伸得到。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科技大学;中国人民解放军63820部队吸气式高超声速技术研究中心,未经西南科技大学;中国人民解放军63820部队吸气式高超声速技术研究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0375315.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