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旱地秸秆田间局部轮休堆肥还田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372149.6 | 申请日: | 2017-05-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00657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26 |
发明(设计)人: | 蒋光月;万水霞;李帆;叶寅;杨普;李东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5G3/02 | 分类号: | C05G3/02;C05F17/00;A01G1/00;A01G16/00 |
代理公司: | 合肥和瑞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4118 | 代理人: | 王挺 |
地址: | 230001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旱地秸秆田间局部轮休堆肥还田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S1、对某一田块,将田块内的田地划分为休养区域和耕作区域;在每一个种植季度,将此田块内的所有秸秆收拢到休养区域,并在休养区域中堆肥进行养地,而在田块的耕作区域种植农作物;S2、在养地结束后的第一个种植季度,将堆肥作为有机肥直接还田,然后重新设定田块的休养区域和耕作区域,并使得此种植季度中所设定的休养区域和耕作区域与养地前种植季度中所设定的休养区域和耕作区域不相同。本方法创造性的解决了秸秆还田的可持续操作问题,做到了轮休交替培肥改良土壤,避免了秸秆全量还田的负效应,不但对地力提升和土壤有机质的提高作用明显,还显著地降低了粮食生产成本。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旱地 秸秆 田间 局部 轮休 堆肥 还田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旱地秸秆田间局部轮休堆肥还田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对某一田块,将田块内的田地划分为休养区域和耕作区域;在每一个种植季度,将此田块内的所有秸秆收拢到此田块的休养区域,并在休养区域中堆肥进行养地,而在田块的耕作区域种植农作物;S2、在养地结束后的第一个种植季度,将堆肥作为有机肥直接还田,然后重新设定田块的休养区域和耕作区域,并使得此种植季度中所设定的休养区域和耕作区域与养地前种植季度中所设定的休养区域和耕作区域不相同。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未经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0372149.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