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常温下快速制备超支化聚丙烯酸树脂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367758.2 | 申请日: | 2017-05-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63178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28 |
发明(设计)人: | 薛小强;蒋必彪;黄文艳;杨宏军;孙佳悦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C08F220/14 | 分类号: | C08F220/14;C08F220/18;C08F212/36;C09D133/08;C08L33/08;C08L67/06;C08L61/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3164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常温下快速制备超支化聚丙烯酸树脂的方法,属于高分子合成、树脂材料的制备领域。本发明采用二乙烯基苯为支化单体在单电子转移活性可控自由基聚合法常温下快速制备支化聚丙烯酸树脂。以丙烯酸甲酯或丙烯酸丁酯作为乙烯基单体,二乙烯苯DVB作为支化单体,2‑溴丙酸甲酯MBP为引发剂,铜粉和溴化铜与五甲基二乙烯三胺PMDETA形成络合物作为催化剂,溶剂DMSO,除氧,常温搅拌下进行单电子转移活性可控自由基聚合,各组分配比可设计为[MA]:[DVB]:[MBP]:[PMDETA]:[Cu(0)]:[CuBr2]=(10~100):(0.7~1.1):1:0.1:0.1:0.005,制备出一系列的不同分子量及其支化度的支化聚丙烯酸树脂。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常温 快速 制备 超支 聚丙烯 树脂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常温下快速制备超支化聚丙烯酸树脂的方法,采用价格低廉的二乙烯基苯为支化单体,常温下,单电子转移活性可控自由基聚合法快速制备支化聚丙烯酸树脂;以丙烯酸甲酯或丙烯酸丁酯作为乙烯基单体,二乙烯苯DVB作为支化单体,2‑溴丙酸甲酯MBP为引发剂,铜粉和溴化铜与五甲基二乙烯三胺PMDETA形成络合物作为催化剂,溶剂DMSO,进行单电子转移活性可控自由基聚合,制备出一系列的不同分子量及其支化度的支化聚丙烯酸树脂,其制备方法为:(1)超支化聚丙烯酸甲酯的制备方法,称取丙烯酸甲酯MA,二乙烯苯DVB,2‑溴丙酸甲酯MBP,五甲基二乙烯三胺PMDETA加入到带有搅拌子和高真空阀的反应瓶中,再加入与丙烯酸甲酯质量相等的溶剂DMSO,在搅拌的同时,抽真空、通氩气3次后置于氩气保护下;按实验配比称取铜粉Cu(0)和溴化铜CuBr2加入反应器中,迅速加橡胶塞后抽真空、通氩气3次,瓶口包裹四氟乙烯带密封;各组分的摩尔比设计为[MA]:[DVB]:[MBP]:[PMDETA]:[Cu(0)]:[CuBr2]=20:0.8:1:0.1:0.1:0.005、20:0.9:1:0.1:0.1:0.005、20:1:1:0.1:0.1:0.005、30:0.8:1:0.1:0.1:0.005和50:0.8:1:0.1:0.1:0.005,将反应器置于25℃恒温水浴中反应,反应结束后,加入四氢呋喃THF充分溶解聚合物,用滤纸过滤于石油醚中,得到聚合物沉淀;沉淀于室温静置48h后倒去上层石油醚,在真空烘箱中于常温干燥,得粘稠状固体,为支化聚丙烯酸甲酯;(2)超支化聚丙烯酸丁酯的制备方法,称取丙烯酸丁酯BA,二乙烯苯DVB,2‑溴丙酸甲酯MBP,五甲基二乙烯三胺PMDETA加入到带有搅拌子和高真空阀的反应瓶中,再加入与丙烯酸丁酯质量相等的溶剂DMSO,在搅拌的同时,抽真空、通氩气3次后置于氩气保护下;按实验配比称取铜粉Cu(0)和溴化铜CuBr2加入反应器中,迅速加橡胶塞后抽真空、通氩气3次,瓶口包裹四氟乙烯带密封;各组分的摩尔比设计为[BA]:[DVB]:[MBP]:[PMDETA]:[Cu(0)]:[CuBr2]=30:0.8:1:0.1:0.1:0.005、20:0.9:1:0.1:0.1:0.005、20:1:1:0.1:0.1:0.005、30:0.8:1:0.1:0.1:0.005和50:0.8:1:0.1:0.1:0.005,将反应器置于25℃恒温水浴中反应,反应结束后,加入THF充分溶解聚合物,用滤纸过滤于石油醚中,得到聚合物沉淀;沉淀于室温静置48h后倒去上层石油醚,在真空烘箱中于常温干燥,得粘稠状固体,为支化聚丙烯酸丁酯。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大学,未经常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0367758.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