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酱香型白酒的酿造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710361624.X | 申请日: | 2017-05-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57771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18 |
发明(设计)人: | 郑国祥;刘清巧;郑勇;郑芹;郑乾;郑健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省仁怀市茅台镇郑氏酒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G3/02 | 分类号: | C12G3/02;C12G3/12;C12R1/865 |
代理公司: | 重庆强大凯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50217 | 代理人: | 蒙捷 |
地址: | 564501 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白酒生产工艺,尤其涉及一种酱香型白酒的酿造工艺。具体公开了一种酱香型白酒的酿造工艺,通过单独选出糊化结块,避免后期产品受到糊化结块的影响。 | ||
搜索关键词: | 香型 白酒 酿造 工艺 | ||
【主权项】:
酱香型白酒的酿造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原料粉碎:包括高粱粉碎以及高温大曲粉碎;(2)辅料清蒸:将谷壳清蒸,摊晾至室温,干燥后收堆存放备用;(3)热水润粮;(4)粮食预蒸:将润粮后的高粱拌匀疏松上甑,待出现粮香、无明显的杂味和生粮味时出甑;(5)摊晾:经预蒸的高粱出甑后进行摊晾,同时把结团打散细碎,控制高粱品温在38〜46℃,收拢成堆;(6)混糟:首次投粮生产用高粱与母糟按1:3〜1:4的比例混合,同时加入投粮量5〜12%清蒸过的谷壳,将酒醅、谷壳、高粱充分拌匀、细化、疏松,以备蒸酒蒸粮;所述母糟为生产周期前最后一轮正常发酵出窖后不蒸酒的优质酒醅;之后的生产周期中采用高粱与出窖的酒醅按前述比例混合;(7)混糟蒸馏蒸粮:混糟酒醅装满甑后即盖上甑盖、连接好蒸馏装置,调节好汽压进行蒸馏;蒸酒结束后,调节汽压继续蒸粮至粮食蒸熟即可出甑;(8)糊化结块筛分: 本步骤使用到了筛分机,将待筛分的酒糟放置在传送带上,通过扬升部筛分并将结块扬升到空中,将结块吸入外筒中,用螺旋叶片将结块压缩;(9)出甑摊晾:分为粮糟摊晾和红糟摊晾;两种摊晾方式,任选一种;a.粮糟摊晾:出甑后立即平铺于凉场上摊晾,趁热均匀泼入粮食量5〜8%、90℃以上的热水,拌匀;摊晾至品温58〜63℃时,均匀加入投粮量0.20〜0.30%的糖化酶,拌匀;当品温38〜48℃时,均匀加入1〜1.5%酒精度, 18〜22%vol的尾酒,拌匀;b.红糟摊晾:红糟出甑摊晾不加热水、不加尾酒,摊晾至品温58〜63℃时,均匀加入红糟量的0.10〜0.20%的糖化酶,拌匀;(10)堆积发酵:分为粮糟堆积发酵和红糟堆积发酵;两种堆积发酵方式,任选一种;a.粮糟堆积发酵:当粮糟降至34〜42℃时,分别均匀加入投粮量0.15%〜0.25%的耐高温酒精活性干酵母、0.10%〜0.20%的生香活性干酵母30%〜35%高温大曲粉,充分拌匀后收堆,收堆品温28〜33℃,堆积发酵时间力3〜5天,待堆顶内15〜20cm深处温度至48〜56℃时,且醅堆表面长有菌落,用手插入堆内,当取出的酒醅具有香甜和酒香味时,方可入窖发酵;b.红糟堆积发酵:红糟堆积发酵用耐高温酒精活性干酵母为红糟量的0.09%〜0.15%,用生香活性干酵母为红糟量的0.03%〜0.07%,高温大曲粉用量为红糟量的4%〜6%,其余操作同步骤9)中的a步骤);(11)入窖发酵:将堆积发酵后的酒醅结团打散细化、拌匀后入窖并用窖泥密封发酵,把回糟放在窖池下层,最底层为窖底香醅;(112)出窖:将封窖泥揭去,把发酵成熟的酒醅按窖面、窖中、回糟发酵醅、窖底分层分次取出,以备分层蒸馏,其中窖面和窖底酒醅各一甑,回糟发酵醅单独蒸馏,其余归为窖池中部酒醅。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省仁怀市茅台镇郑氏酒业有限公司,未经贵州省仁怀市茅台镇郑氏酒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0361624.X/,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白酒发酵装置
- 下一篇:一种糙米米酒的纯天然手工酿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