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改善熔体抽拉非晶微丝巨磁阻抗效应的调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346423.2 | 申请日: | 2017-05-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54709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17 |
发明(设计)人: | 陈东明;孙剑飞;王桂强;吴志颖 | 申请(专利权)人: | 渤海大学 |
主分类号: | C25F3/16 | 分类号: | C25F3/16 |
代理公司: | 锦州辽西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21225 | 代理人: | 王佳佳 |
地址: | 121000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暂无信息 | 说明书: | 暂无信息 |
摘要: | 一种改善熔体抽拉非晶微丝巨磁阻抗效应的调制方法,该方法是对熔体抽拉非晶微丝进行电解抛光,工艺参数为:阴极电流密度为100A/dm2~150A/dm2,电解抛光时间为360s~600s,电解液温度为45℃,对处理后的非晶微丝进行磁阻抗输出稳定性测试。该方法工艺简单,成本低,可操作性强,效率高等优点,可明显改善熔体抽拉非晶微丝的巨磁阻抗特性,它解决了现有调制工艺复杂产品阻抗值小的特点,并实现了对丝材的表面圆化处理,改善了熔体抽拉非晶微丝的截面圆整度与表面粗糙度,尤其适用于对弱磁场探测等具有高灵敏度的传感器使用。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改善 熔体抽拉非晶微丝巨 磁阻 效应 调制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改善熔体抽拉非晶微丝巨磁阻抗效应的调制方法,其特征是:具体步骤如下:(1)选取直径35μm,长度为22mm的熔体抽拉Co68.15Fe4.35Si12.25B13.75Nb1Cu0.5非晶微丝,将所述非晶微丝一端固定于平口铜质夹具,另一端浸入电解液中进行电解抛光处理,其中,阳极材料为所述非晶微丝,阴极材料为99.99%纯铜片,电流密度为100A/dm2~150A/dm2,电解抛光时间为360s~600s,电解液温度为45℃;(2)将处理后的非晶微丝在零磁屏蔽空间内进行磁阻抗性能测试,即完成一种改善熔体抽拉非晶微丝巨磁阻抗效应的调制方法。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渤海大学,未经渤海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0346423.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低压阳极铝箔二段布孔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低容重的硫酸钙晶须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