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非稀土杂质和稀土元素萃取分离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295025.2 | 申请日: | 2017-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30120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25 |
发明(设计)人: | 刘葵;王岩;韦梦梅;汤晓梦;张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C22B59/00 | 分类号: | C22B59/00;C22B3/28;C22B3/40 |
代理公司: | 桂林市华杰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45112 | 代理人: | 杨雪梅 |
地址: | 541004 广西壮***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非稀土杂质和稀土元素萃取分离方法,该法首先采用N235萃取分离稀土料液中的铁,再用沉淀除铁法将稀土料液中的铁进一步除净,然后采用非皂化的环烷酸萃取分离料液中的铝;经过分离铁、铝的稀土料液采用P507‑N235萃取剂进行萃取分组,将重稀土与轻、中稀土元素分离,对含重稀土元素的料液用非皂化的环烷酸萃取分离钇与其它重稀土元素,对含轻稀土元素的料液采用P507‑N235萃取剂进行萃取分组分离钙、镁与轻稀土元素,其他稀土元素再继续用P507‑N235萃取剂进行逐一分离。本发明实现了非稀土杂质铁、铝、钙、镁和稀土元素的完全分离,实现了酸的综合利用,所用萃取剂均无需皂化处理可直接循环使用,萃取过程无需添加酸性试剂和碱性试剂,分离成本很低。 | ||
搜索关键词: | 料液 非稀土杂质 稀土元素 稀土元素萃取 轻稀土元素 重稀土元素 稀土料液 环烷酸 非皂 萃取 萃取分离稀土 萃取分离钇 分组 分离成本 碱性试剂 酸性试剂 完全分离 皂化处理 萃取分离 萃取过程 重稀土 萃取剂 沉淀 | ||
【主权项】:
1.一种非稀土杂质和稀土元素萃取分离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将N235、煤油混合均匀后送入酸化槽中,与盐酸溶液混合10min,待两相分离后,分出上层有机相,送入萃取槽中,与含有铁、铝、钙、镁的稀土氯化浸出液进行萃取,得到萃余液和负载有机相,对负载有机相进行反萃,得到反萃液;(2)将步骤(1)所得的反萃液送入第一搅拌釜,加热至60‑100℃,搅拌1‑7h,对产物进行过滤分离,得到滤渣和滤液,将滤液循环送入酸化槽,用作N235酸化处理的酸化剂;(3)将步骤(1)所得的萃余液送入第二搅拌釜,加热至60‑100℃, 搅拌1‑7h,对产物进行过滤分离,得到滤渣和滤液;将滤渣和步骤(2)所得的滤渣合并收集,获得含铁的固体产品;(4)将步骤(3)所得的滤液送入分馏萃取分离工序一,用组成为环烷酸5‑20%,N235 5‑20%,仲辛醇5‑40%,煤油10‑60%的萃取剂萃取分离,在萃取段水相出口获得不含铁、铝的萃余液, 在反萃段水相出口获得含铝的反萃液,反萃段有机相出口得到的有机相经水洗后返回萃取段循环利用;(5)将步骤(4)所得的萃余液送入分馏萃取分离工序二,用以P507、N235为主的萃取剂萃取分离,在萃取段水相出口获得含La、Ce、Pr、Nd、Ca、Mg、Sm、Eu、Gd、Tb、Dy的萃余液,在反萃段水相出口获得含Y、Ho、Er、Tm、Yb、Lu的反萃液,反萃段有机相出口得到的有机相经水洗后返回萃取段循环使用;(6)将步骤(5)所得的萃余液送入分馏萃取分离工序三, 用以P507、N235为主的萃取剂萃取分离,在萃取段水相出口获得含Ca、Mg、La、Ce、Pr、Nd的萃余液,在反萃段水相出口获得含Sm、Eu、Gd、Tb、Dy的反萃液;(7)将步骤(6)所得的萃余液送入分馏萃取分离工序四, 用以P507、N235为主的萃取剂萃取分离,在萃取段水相出口获得含Ca、Mg的萃余液, 在反萃段水相出口获得含La、Ce、Pr、Nd的反萃液;(8)将步骤(5)所得的反萃液送入分馏萃取分离工序五,用组成为环烷酸10‑20%,N235 5‑30%,仲辛醇5‑50%,煤油10‑60%的萃取剂萃取分离,在萃取段水相出口获得含Y的萃余液,在反萃段水相出口获得含Ho、Er、Tm、Yb、Lu的反萃液;(9)对步骤(6)、(7)、(8)所得的反萃液用以P507、N235为主的萃取剂进行进一步分离,使其中的La、Ce,Pr、Nd,Sm、Eu、Gd、Tb、Dy,Ho、Er、Tm、Yb、Lu逐级分离为单一的稀土元素。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师范大学,未经广西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0295025.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铁车门防夹机构
- 下一篇:重力载荷下电动静液作动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