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锌-氨-铵盐溶液体系置换沉积海绵铜粉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266545.0 | 申请日: | 2017-04-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17112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9 |
发明(设计)人: | 杨声海;黄星龙;陈永明;何静;唐朝波;杨建广;杨声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C25C5/02 | 分类号: | C25C5/02;C22B15/00 |
代理公司: | 长沙市融智专利事务所 43114 | 代理人: | 张伟;魏娟 |
地址: | 410083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锌‑氨‑铵盐溶液体系置换沉积海绵铜粉的方法。该方法是将锌阳极与阴极浸入含铜离子的锌‑氨‑铵盐溶液中,通直流电进行置换反应,固液分离,得到海绵铜粉。该方法与单纯用锌粉置换铜相比,直流电能促进、加速置换过程,大大提高置换效率,且大大减少了锌的消耗量,降低成本。置换所得海绵铜粉与传统锌粉置换所得铜渣相比,铜粉没有包裹锌、纯度高、杂质少。置换后溶液经过深度净化后再用于电积金属锌板;该方法工艺简单,所得海绵铜粉纯度高,可以用于黄铜生产;与锌冶金过程相结合,便于实行产业化生产。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铵盐 溶液 体系 置换 沉积 海绵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锌‑氨‑铵盐溶液体系置换沉积海绵铜粉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锌阳极与阴极浸入含铜离子的锌‑氨‑铵盐溶液中,通直流电进行置换反应,固液分离,得到海绵铜粉;锌阳极与阴极之间的电势差为0.1~0.5V、间距为3~12cm,锌阳极上的电流密度为20~300A/m2,置换反应的温度为25~70℃;所述锌阳极为锌板或锌片;所述阴极为钛板、钛网、铝板或铜板。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南大学,未经中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0266545.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玉石雕刻机旋转轴
- 下一篇:一种板材产品自动化生产线用中心定位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