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自疏通矿用转载溜槽有效
申请号: | 201710256564.5 | 申请日: | 2017-04-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32039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18 |
发明(设计)人: | 孔维社;沈科;潘祥生;徐辉;崔怀兵;李继来;王洁;蒋伟;王晓波;王海波;贾文琪;谢兵;池电厂;赵建军;陆吉斌;凡玉社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地(常州)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中煤科工集团常州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11/20 | 分类号: | B65G11/20;B65G47/52;B65G43/08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江海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14 | 代理人: | 张兢 |
地址: | 213022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一种自疏通矿用转载溜槽,包括溜槽、出料调节板、铰链、万向节、驱动气缸、气缸安装架、仓壁振打器、振打器安装座和控制装置,2块出料调节板通过铰链设于溜槽的出料端并分别通过1个万向节与1个驱动气缸传动连接;驱动气缸通过气缸安装架固定设于溜槽上;振打器安装座固定设于溜槽上,仓壁振打器固定设置在振打器安装座上;控制装置包括堆煤传感器、控制器、第一至第三隔爆电磁阀;堆煤传感器以及第一至第三隔爆电磁阀分别与控制器电连接;第一、第二隔爆电磁阀分别各连接1个驱动气缸;仓壁振打器与第三隔爆电磁阀电连接。本发明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安全性好,能有效地解决现有技术中矿用转载溜槽易发生的堵煤问题。 | ||
搜索关键词: | 疏通 转载 溜槽 | ||
【主权项】:
1.一种自疏通矿用转载溜槽,包括溜槽(1),所述的溜槽(1)包括底板(11)和设于底板(11)中后部两侧的第一翼板(12)和第二翼板(1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出料调节板(2)、铰链(3)、万向节(4)、驱动气缸(5)、气缸安装架(6)、仓壁振打器(7)、振打器安装座(8)和控制装置;所述的出料调节板(2)在溜槽(1)的第一翼板(12)和第二翼板(13)的前端通过铰链(3)分别可活动地设置1块;所述的万向节(4)、驱动气缸(5)和气缸安装架(6)分别各设有2个;2个驱动气缸(5)分别通过1个气缸安装架(6)固定安装在溜槽(1)上,且分设于溜槽(1)的两侧;驱动气缸(5)具有驱动杆;2个万向节(4)在2块出料调节板(2)的外端面上各固定安装1个;2个驱动气缸(5)的驱动杆分别各通过1个万向节(4)与1块出料调节板(2)传动连接;仓壁振打器(7)固定设置在振打器安装座(8)上;振打器安装座(8)固定设置在溜槽(1)上且位于溜槽(1)的下方;控制装置包括堆煤传感器、控制器、第一隔爆电磁阀、第二隔爆电磁阀和第三隔爆电磁阀;堆煤传感器设置在溜槽(1)的上方;堆煤传感器与控制器电连接;控制器分别与第一至第三隔爆电磁阀电连接;第一、第二隔爆电磁阀分别各连接1个驱动气缸(5);仓壁振打器(7)与第三隔爆电磁阀电连接;所述的溜槽(1)的底板(11)包括依次一体相连的第一直板段(11‑1)、弧形板段(11‑2)以及第二直板段(11‑3);其中,第一直板段(11‑1)和弧形板段(11‑2)即为所述的底板(11)的中后部;所述的2个驱动气缸(5)分别各通过1个气缸安装架(6)固定安装在溜槽(1)的第二直板段(11‑3)上且位于第二直板段(11‑3)的上方两侧;所述的振打器安装座(8)固定设置在溜槽(1)的第二直板段(11‑3)上且位于溜槽(1)的第二直板段(11‑3)的下方;所述的振打器安装座(8)固定设置在溜槽(1)的底板(11)的第二直板段(11‑3)下方的左右向中间处,与第二直板段(11‑3)的前端口的距离为第二直板段(11‑3)长度的3/4;使用时,所述溜槽(1)固定设置在煤矿井下带式输送系统的给料带与受料带之间,堆煤传感器设置在溜槽(1)的上方;工作时,煤料由带式输送系统的给料带经溜槽(1)输送到下一级的受料带上;正常工作时,两侧的出料调节板(2)基本处于与对应的溜槽(1)的第一翼板(12)和第二翼板(13)同一直线位置;控制装置的堆煤传感器在工作时实时检测溜槽(1)上的煤料高度,若堆煤传感器检测到溜槽(1)上发生堆煤现象时,堆煤传感器向控制器发出报警信号;控制器接收到堆煤传感器上传的报警信号时,通过第一和第二隔爆电磁阀控制2个驱动气缸(5)动作,2个驱动气缸(5)带动2块出料调节板(2)向外运动,从而增大溜槽(1)的出料端口;同时,控制器通过第三电磁阀控制仓壁振打器(7)动作,仓壁振打器(7)的振动动作通过振打器安装座(8)传递给溜槽(1),使得溜槽(1)同步振动,有效破坏煤料与溜槽(1)之间的粘结力,溜槽(1)的振动并结合2块出料调节板(2)向外运动增大溜槽(1)的出料端口。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地(常州)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中煤科工集团常州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天地(常州)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中煤科工集团常州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0256564.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生物有机肥造粒结构
- 下一篇:一种多功能一步制混合粒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