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集成模块式下落煤管清堵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0253131.4 | 申请日: | 2017-04-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54912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18 |
发明(设计)人: | 李群辉;邹忠良;杨书春;王晓峰;琚会生;郝其昌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鞍山市天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D88/70 | 分类号: | B65D88/70 |
代理公司: | 马鞍山市金桥专利代理有限公司34111 | 代理人: | 奚志鹏 |
地址: | 2430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一种集成模块式下落煤管清堵装置,属于火力发电厂输煤技术领域。该清堵装置包括气源系统模块、总管路系统模块、天方地圆接管系统单元模块、闸板阀集成单元模块、下部落煤管集成单元模块、单法兰限位伸缩接头单元模块及电气控制单元模块。本发明克服了空气炮、振动锤、机械旋切刀及旋转煤斗等老式清堵方法的清堵不彻底并有时产生负作用的弊端,本发明采用自动伸缩式喷嘴,减少了喷嘴的堵塞,采用集成模块式结构,减少了安装时间;本装置具有结构简单、振动小自动化程度高、无需专人看管、成本低、安全环保节能及清堵快速彻底等特点,是目前清堵效果最好的下落煤管清堵装置。 | ||
搜索关键词: | 集成 模块 下落 煤管清堵 装置 | ||
【主权项】:
一种集成模块式下落煤管清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清堵装置包括气源系统模块(1)、总管路系统模块(2)、天方地圆接管系统单元模块(3)、闸板阀集成单元模块(4)、下部落煤管集成单元模块(5)、单法兰限位伸缩接头单元模块(6)及电气控制单元模块(7);所述气源系统模块(1)包括发电厂供气管路(1.1)、第一手动球阀(1.2)、第一三通(1.3)、止回阀(1.4)、最低压力保持阀(1.5)、第二手动球阀(1.6)、电控二位二通截止阀(1.7)、第一气压表(1.8)、第一快插管接头(1.9)、第二气压表(1.10)、第一PU管(1.11)、第一气动执行器(1.12)、气动球阀(1.13)、第三手动球阀(1.14)、储气罐(1.15)、第一法兰(1.16)及第二法兰(1.17),所述发电厂供气管路(1.1)为所述清堵装置的总供气气源,所述第一手动球阀(1.2)为所述清堵装置的手动总气源开关,所述第一手动球阀(1.2)连接所述第一三通(1.3),所述第一三通(1.3)的一路通向控制管路中的所述第二手动球阀(1.6),所述第一三通(1.3)的另一路通向助流系统的所述止回阀(1.4),所述止回阀(1.4)通过所述最低压力保持阀(1.5)与所述储气罐(1.15)连接,所述储气罐(1.15)出气口接所述第三手动球阀(1.14)后连接所述气动球阀(1.13),所述气动球阀(1.13)是助流系统的供气总开关,由所述第一气动执行器(1.12)经所述电气控制单元模块(7)编程控制,所述气动球阀(1.13)的出口经所述第二气压表(1.10)接至所述第一法兰(1.16)后经第二连接管(2.3)通向所述总管路系统模块(2)中的助流总管路(2.6);在控制管路中,所述第二手动球阀(1.6)出口接所述电控二位二通截止阀(1.7),所述电控二位二通截止阀(1.7)为控制气路的气源总开关,所述电控二位二通截止阀(1.7)由所述电气控制单元模块(7)控制,所述电控二位二通截止阀(1.7)的出口经所述第一气压表(1.8)及所述第二法兰(1.17)后经第一连接管(2.1)接所述总管路系统模块(2)中的气控总管路(2.5),所述第一压力表(1.8)经所述第一快插管接头(1.9)及所述第一PU管(1.11)通向所述第一气动执行器(1.12),所述第一气动执行器(1.12)控制所述气动球阀(1.13)的开闭;所述总管路系统模块(2)包括所述气控总管路(2.5)及所述助流总管路(2.6),在所述气控总管路(2.5)上设有一个入气管和四个出气管,四个出气管分别通向各助流层的气动执行器中,在所述助流总管路(2.6)上设有一个入气管和四个出气管,四个出气管分别通向各助流层的气动蝶阀中;所述天方地圆接管系统单元模块(3)包括第二气动执行器(3.1)、第一气动蝶阀(3.2)、第一法兰盘(3.3)、天方地圆接管(3.4)、第一螺栓组(3.5)、第一螺旋管(3.6)、第一橡胶接头(3.7)、第一自动伸缩喷嘴(3.8)、第三排污阀(3.9)及第三闷盖(3.10),所述天方地圆接管(3.4)的上端经所述第一螺栓组(3.5)与给煤机连接,所述天方地圆接管(3.4)的下端经所述第二螺栓组(4.5)与闸板阀体(4.4)连接;所述第二气动执行器(3.1)为所述第一气动蝶阀(3.2)的开闭执行机构,所述第二气动执行器(3.1)由所述电气控制单元模块(7)编程控制,所述第一气动蝶阀(3.2)经所述第一法兰盘(3.3)与所述第一螺旋管(3.6)联通,在所述第一螺旋管(3.6)上,以螺旋线的走向径向均布四个所述第一自动伸缩式喷嘴(3.8),喷嘴的喷气口紧贴下落煤管的内管壁,喷气方向按螺旋角方向向下喷射;所述闸板阀集成单元模块(4)包括第三气动执行器(4.1)、第二气动蝶阀(4.2)、第二法兰盘(4.3)、闸板阀体(4.4)、第二螺栓组(4.5)、第二螺旋管(4.6)、第二橡胶接头(4.7)、第二自动伸缩喷嘴(4.8)、第四排污阀(4.9)及第四闷盖(4.10),所述闸板阀体(4.4)的上端经所述第二螺栓组(4.5)与所述天方地圆接管(3.4)的下端连接,所述闸板阀体(4.4)的下端经第三螺栓组(5.5)与下落煤管(5.4)的上端连接;所述第三气动执行器(4.1)为所述第二气动蝶阀(4.2)的开闭执行机构,所述第三气动执行器(4.1)由所述电气控制单元模块(7)编程控制,所述第二气动蝶阀(4.2)经所述第二法兰盘(4.3)与所述第二螺旋管(4.6)联通,在所述第二螺旋管(4.6)上装有四个所述第二自动伸缩喷嘴(4.8)和四个所述第二橡胶接头(4.7),在所述第二螺旋管(4.6)上设有所述第四闷盖(4.10)及所述第四排污阀(4.9);所述下落煤管集成单元模块(5)包括第四气动执行器(5.1)、第三气动蝶阀(5.2)、第三法兰盘(5.3)、下落煤管(5.4)、第三螺栓组(5.5)、第三螺旋管(5.6)、第三橡胶接头(5.7)、第三自动伸缩喷嘴(5.8)、第五排污阀(5.9)、第五闷盖(5.10)、第五气动执行器(5.11)、第四气动蝶阀(5.12)、第四法兰盘(5.13)、第四螺旋管(5.14)、第四橡胶接头(5.15)、第四自动伸缩喷嘴(5.16)、第六排污阀(5.17)、第六闷盖(5.18)及第四螺栓组(5.19),所述下落煤管(5.4)的上端经所述第三螺栓组(5.5)与所述闸板阀体(4.4)的下端连接,所述下落煤管(5.4)的下端经所述第四螺栓组(5.19)与所述单法兰限位伸缩接头单元模块(6)的上端连接,在所述下落煤管(5.4)的管体上设有两层螺旋管:所述第三螺旋管(5.6)和所述第四螺旋管(5.14),在所述第三螺旋管(5.6)和所述第四螺旋管(5.14)上设置的自动伸缩喷嘴、橡胶接头、闷盖及排污阀与在所述第二螺旋管(4.6)上的结构相同;所述第四气动执行器(5.1)为所述第三气动蝶阀(5.2)的开闭执行机构,所述第四气动执行器(5.1)由所述电气控制单元模块(7)编程控制,所述第二气动蝶阀(4.2)经所述第三法兰盘(5.3)同所述第三螺旋管(5.6)联通;所述第五气动执行器(5.11)为所述第四气动蝶阀(5.1)的开闭执行机构,所述第五气动执行器(5.11)由所述电气控制单元模块(7)编程控制,所述第四气动蝶阀(5.12)经所述第四法兰盘(5.13)与所述第四螺旋管(5.14)联通;所述单法兰限位伸缩接头单元模块(6)包括限位伸缩接头组件(6.1),所述限位伸缩接头组件(6.1)为标准组件,所述限位伸缩接头组件(6.1)的上端通过所述第四螺栓组(5.19)与所述下落煤管(5.4)的管体连接,所述限位伸缩接头组件(6.1)的下端与磨煤机连接;所述电气控制单元模块(7)通过电缆分别与所述气源系统模块(1)、总管路系统模块(2)、天方地圆接管系统单元模块(3)、闸板阀集成单元模块(4)及所述下部落煤管集成单元模块(5)连接,所述电气控制单元模块(7)同发电厂原有控制系统并网,所述电气控制单元模块(7)能够实现手动、自动,现场、远程控制及传输功能。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鞍山市天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马鞍山市天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0253131.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