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钢管混凝土拱桥管内混凝土下灌上顶工艺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710197846.2 申请日: 2017-03-29
公开(公告)号: CN106835998B 公开(公告)日: 2018-08-14
发明(设计)人: 梅世龙;周水兴;万麟;黄毅;杨俊;刘彬;朱大权;田维锋;章先凯;陈冠桦;程灏;杨健;郑鹏鹏;戴顺红;韦定超;袁矫;张平;何荷;孟云;张敏;朱云;卢天阶;柴国辉;王祺喆;王福举;王莲莲;张中翔;赵恒;邓毅;李世贵;黄鸿飞;杨君;赵凯;骆礼平;王代银;梁康;胡堃;胡宇;朱小松;严朝俊;黄鑫 申请(专利权)人: 贵州桥梁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贵州高速公路集团有限公司;贵州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重庆交通大学
主分类号: E01D21/00 分类号: E01D21/00;E01D4/00;E01D101/24
代理公司: 重庆中之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3 代理人: 林祖锋
地址: 550000 贵州*** 国省代码: 贵州;5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发明公布了一种钢管混凝土拱桥管内混凝土下灌上顶工艺,包括在拱形管拱顶处设置出浆管,还包括:(1)拱形管的两对灌注口均以出浆管为中线对称,每对灌注口均包括以拱形管特定横截面为中间分界面的上灌注口和下灌注口,上灌注口低于下灌注口,横截面的最高点直线距离为L/2,L为拱形管的跨径;(2)在拱脚处设有排气管;(3)通过两个下灌注口同时向横截面至拱脚段的拱形管内灌注混凝土,当灌入的混凝土填充超过上灌注口后,将泵送管由下灌注口转接至上灌注口,待出浆管冒出混凝土后停止混凝土的灌注,灌注所用的混凝土为机制砂自密实混凝土或者河砂自密实混凝土。本发明大大减少了传统灌注工艺中常出现的堵管、爆管事故,提高了钢管混凝土拱桥的强度。
搜索关键词: 一种 钢管 混凝土 拱桥 下灌上顶 工艺
【主权项】:
1.一种钢管混凝土拱桥管内混凝土下灌上顶工艺,包括在拱形管拱顶处设置竖直向上的出浆管,出浆管将拱形管划分为左右对称的两个弧形段,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以下施工步骤:(1)在拱形管的两个弧形段上各开设一对灌注口,并让两对灌注口均以出浆管为中线呈镜像对称,每对灌注口均包括以拱形管特定横截面为中间分界面的上灌注口和下灌注口,上灌注口低于下灌注口,其中两对灌注口在拱形管上的开设位置需满足以下条件:两对灌注口的所述拱形管特定横截面的最高点直线距离为L/2,L为拱形管的跨径;(2)在拱形管的拱脚处设有竖直向上的与拱形管相通的排气管;(3)通过两个下灌注口同时向所述横截面至拱脚段的拱形管内灌注混凝土,当灌入的混凝土填充超过上灌注口后,将用于灌注混凝土的泵送管由下灌注口转接至上灌注口,实现上顶灌注,待所述出浆管冒出混凝土后停止混凝土的灌注;灌注所用的混凝土为机制砂自密实混凝土或者河砂自密实混凝土。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桥梁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贵州高速公路集团有限公司;贵州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重庆交通大学,未经贵州桥梁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贵州高速公路集团有限公司;贵州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重庆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0197846.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