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产、广适型小麦新品种的选育方法及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710197138.9 | 申请日: | 2017-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41297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15 |
发明(设计)人: | 刘钊;赵莉 | 申请(专利权)人: | 亳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A01H1/02 | 分类号: | A01H1/02;A01H1/04 |
代理公司: | 西安铭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61223 | 代理人: | 潘宏伟 |
地址: | 2336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产、广适型小麦新品种的选育方法,通过高低肥、早晚播轮替穿梭进行广适性高产小麦新品种的选育,包括10月5‑20日之间种植亲本,收获得到F1;10月5日前对F1播种,收获得到F2;10月5‑15日适播期内对F2播种,收获得到F3种子;10月1‑10日播种F3,收获得到F4;10月25‑30日播种F4,收获得到F5种子;10月5‑15日播种,收获得到F6种子;10月25‑30日播种F6,收获小麦新品种。既可用于淮北、又可用于沿淮,从根本上解决了安徽沿淮淮北地区及周边地区因复杂多变的生态条件及地势变化形成的生态类型差异对小麦肥力、种植模式以及播期要求,在小麦新品种选育具有较高的理论水平和广泛的应用前景。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产 广适型 小麦 新品种 选育 方法 应用 | ||
【主权项】:
一种高产、广适型小麦新品种的选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亲本种植:第一年10月5‑20日之间种植亲本,选择综合性状较好的材料,收获得到F1种子;第二步,F1的种植:第二年10月5日前对F1播种,种植在35个氮以上肥力水平田块,选择综合性状较好的材料,收获得到F2种子;第三步,F2的种植:第三年10月5‑15日适播期内对F2播种,种植在35个氮以上肥力水平田块,选择综合性状较好的材料,收获得到F3种子;第四步,F3的种植:第四年10月1‑10日播种F3,种植在20个氮以下肥力水平田块,选择综合性状较好的材料,收获得到F4种子;第五步,F4的种植:第五年10月25‑30日播种F4,种植在35个氮以上肥力水平田块,选择适应性高、综合性状较好的材料,收获得到F5种子;第六步,F5的种植:第六年10月5‑15日播种F5,种植在35个氮以上肥力水平田块,选择适应性高、综合性状较好的材料,收获得到F6种子;第七步,F6的种植:第七年10月25‑30日播种F6,种植在20个氮以下肥力水平田块,淘汰掉不适应的类型,选择适应性高、综合性状较好的材料,收获得到F7种子,F7即为小麦新品种。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亳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未经亳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0197138.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