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导流坎–消力墩–梁柱结构消力坎联合消能工的水力设计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94587.8 | 申请日: | 2017-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58235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02 |
发明(设计)人: | 薛泷辉;叶丽清;杨首龙;何承农;付开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E02B8/06 | 分类号: | E02B8/06 |
代理公司: | 福州盈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26 | 代理人: | 李明通 |
地址: | 350000 ***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导流坎–消力墩–梁柱结构消力坎联合消能工的水力设计方法,测量待进行消能防冲整治的排涝流道的沿程水深、流道两侧过流比,据此确定导流坎高度、导流坎个数,以及消力坎、消力墩的高度和开孔率;测量泵房出口流速、泵房出口总宽度、出水池长度,根据给出的水力设计公式计算各道导流坎的布置位置、弧长和半径;测量消力墩墩前流速,根据给出的水力设计公式计算各道消力坎布置位置;最终设计出导流坎‑消力墩‑梁柱结构消力坎联合消能工,用以解决异形排涝通道的消能防冲问题。 | ||
搜索关键词: | 导流 消力墩 梁柱 结构 消力坎 联合 消能工 水力 设计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导流坎–消力墩–梁柱结构消力坎联合消能工的水力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测量待进行消能防冲整治的排涝流道的沿程水深,测量左、右侧流道的断面平均流速和断面平均水深,求得流道左右侧过流比α,确定导流坎高度、导流坎个数,以及消力坎、消力墩的高度和开孔率,具体设计方法为:在弯道附近分次逐级消能或导流,导流坎、消力墩及消力坎的高度控制在该处增设消能工前平均水深的1/2~2/3,导流坎个数为1/α‑‑(1/α+1),并于导流段等距布置,导流坎的形状为圆弧形,导流坎按其头部与根部连线与凹岸成30°布置,导流坎的圆弧半径按圆弧中心角50°‑60°设置;(2):测量泵房出口流速、泵房出口总宽度、出水池长度,计算各道导流坎的布置位置、弧长和半径;首道导流坎水力设计公式:
L1=0.874×L×
式中:L×为首道导流坎起点至出水池右边墙距离,B0为泵房出口总宽度,L0为出水池长度,V0为泵房出口流速,g为重力加速度,L1为导流坎弧长,所述L1中的下标1为导流坎编号,后文中L2、L3和L4含义类推,R1为导流坎半径,所述R1中的下标1为导流坎编号,后文中R2、R3和R4含义类推;第二道导流坎水力设计公式:L2=1.0×L1R2=1.0×R1第三道导流坎水力设计公式:L3=0.776×L1R3=0.619×R1第四道导流坎水力设计公式:L4=1.0×L1R4=1.0×R1(3):测量消力墩墩前流速,计算各道消力坎布置位置:第一道消力坎距消力墩距离d1为
第二道消力坎距消力墩距离d2为
第三道消力坎距消力墩距离d3为
式中,V1为消力墩墩前水流平均流速;(4):消力坎采用梁柱结构型式,下部采用圆柱体与基础连接,上部通过等宽的横梁将各个柱体连成整体,柱高与梁厚的比值依据试验效果确定,导流坎、消力坎的宽度及消力墩的厚度依据结构强度确定。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未经福建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0194587.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闸门启闭驱动装置
- 下一篇:一种水电站地面厂房尾水出口结构及其水电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