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棒材全流程大数据采集的智能化工艺生产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56138.4 | 申请日: | 2017-03-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42234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03 |
发明(设计)人: | 蒲春雷;孙建国;朱凤泉;陈志强;徐志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冶华天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B1/16 | 分类号: | B21B1/16;B21B37/00;B21B37/74;B21B38/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伟智信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 11325 | 代理人: | 张岱 |
地址: | 243005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棒材全流程大数据采集的智能化工艺生产线及生产方法,包括数据采集系统,数据处理系统,生产线控制系统以及轧制生产线;数据采集系统用于采集棒材轧制过程中各轧制环节对应的轧件尺寸及温度信息,采集轧制生产线的工艺参数以及采集成品质量信息;并将采集到的数据信息保存后输出给数据处理系统;所述数据处理系统用于接收数据采集系统发出的数据信息,对数据信息进行智能优化处理得到轧制模型;所述数据处理系统还用于接收目标成品信息和初始材料检测模块检测的来料信息,根据轧制模型输出对应的轧制工艺参数给生产线控制系统;生产线控制系统用于接收数据处理系统发送的轧制工艺参数,对轧制生产线的轧制工艺参数进行调整。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棒材全 流程 数据 采集 智能化 工艺 生产线 生产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基于棒材全流程大数据采集的智能化工艺生产方法,包括数据采集系统,数据处理系统,生产线控制系统以及轧制生产线,所述数据采集系统与所述数据处理系统通讯连接,所述数据处理系统与所述生产线控制系统通讯连接,所述轧制生产线与所述生产线控制系统受控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如下:步骤一、利用所述数据采集系统采集棒材轧制过程中各轧制环节对应的轧件尺寸及温度信息,采集轧制生产线的工艺参数以及采集成品质量信息得到棒材全流程制造大数据;并将棒材全流程制造大数据保存后输出给数据处理系统;步骤二、利用所述数据处理系统接收数据采集系统发出的棒材全流程制造大数据,对数据进行智能优化处理得到轧制模型;还利用所述信息处理模块接收目标成品信息和初始材料检测模块检测的来料信息,根据轧制模型输出对应的轧制工艺参数给生产线控制模块;步骤三、利用所述生产线控制模块接收信息处理模块发送的轧制工艺参数,对轧制生产线的轧制工艺参数进行调整;所述步骤二中对数据进行智能优化处理得到轧制模型的具体方法为:(1)采用主成分分析模型,以棒材全流程制造大数据的加工过程工艺数据与加工结果工件性能数据样本为对象,将具有高维、强关联、非线性特征的信息,利用粗集约简理论进行离散化和降维处理,通过频集递推思想,构建条件特性与结果属性间关联规则,得出影响工件性能的主要制造流程工艺段;(2)基于主成分分析结果,采用基于多种群遗传算法的BP神经网络智能组合算法,对主成分分析得出的样本空间范围,训练神经网络结构的输入层、隐含层、输出层中所有权值和阈值,比较训练预测结果与真实结果,得到预测精度高的最优化网络;具体实现过程为:a.设定目标函数minE=f(w1,w2,…,wn,b1,b2,…,bm);式中E为样本训练预测结果与真实结果的总均方差,w1,w2,…,wn,b1,b2,…,bm为统一编号后的BP神经网络输入层、隐含层、输出层的连接权重和阈值矩阵;b.约束条件:
式中
和
为第i个权值wi变化的上下限;而
和
为第j个阈值bj变化的上下限;c.样本训练:对样本输入输出数据归一化后,以总均方误差值、收敛步数为目标函数,采用数值试验方法确定最佳抽样份数、隐层节点数、学习规则、学习率等神经网络模型结构参数,输出得到最优预报模型;d.模型的使用:当在轧线上进行一次新的加工时,将来料铸坯特征情况信息,以及轧线段上设备使用信息经处理后,作为输入参数,给予构造出的智能算法模型,得到结果,再以计算得到的性能结果为依据,在不能满足要求下,搜索数据库内,得出既满足性能要求又与制定的拟定工艺偏差最小的加工工序。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冶华天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中冶华天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0156138.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