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点衍射波像差检测干涉仪及其检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55972.1 | 申请日: | 2017-03-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36789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26 |
发明(设计)人: | 唐锋;王向朝;冯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M11/02 | 分类号: | G01M11/02 |
代理公司: | 上海恒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1317 | 代理人: | 张宁展 |
地址: | 201800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点衍射波像差检测干涉仪及其检测方法,干涉仪的构成包括:光源、第一分光器、第一光强与偏振态调节器、相移器、第二光强与偏振态调节器、点光源发生单元、理想波前发生单元、待测光学系统、精密调节台、小孔光窗器件、第二分光器、二维光电探测器和数据处理单元。本发明具有测量空间分辨率高、干涉条纹密度可调、能够利用相移、空间载波相移等多种干涉相位提取算法、能够标定干涉仪系统误差和干涉对比度可调等优点。 | ||
搜索关键词: | 衍射 波像差 检测 干涉仪 及其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点衍射波像差检测干涉仪,其特征在于该干涉仪的构成包括:光源(1)、第一分光器(2)、第一光强与偏振态调节器(3)、相移器(4)、第二光强与偏振态调节器(5)、点光源发生单元(10)、理想波前发生单元(6)、待测光学系统(7)、精密调节台(8)、小孔光窗器件(9)、第二分光器(11)、二维光电探测器(12)和数据处理单元(13),上述各部分的位置关系如下:在光源(1)输出光前进方向上是第一分光器(2),第一分光器(2)将入射光分为光程可调光路(2A)和光程固定光路(2B);在光程可调光路上依次是所述的第一光强与偏振态调节器(3)、相移器(4)、连接点光源发生单元(10);所述的光程固定光路上依次是第二光强与偏振态调节器(5)、理想波前发生单元(6);所述的理想波前发生单元(6)的输出端位于所述的待测光学系统(7)的物方视场点;所述的理想波前发生单元(6)的输出方向依次是待测光学系统(7)、位于所述的精密调节台(8)上的小孔光窗器件(9)、第二分光器(11)和二维光电探测器(12),所述的小孔光窗器件(9)位于待测光学系统(7)的像面;所述的点光源发生单元(10)的输出光经第二分光器(11)被所述的二维光电探测器(12)探测,所述的二维光电探测器(12)的输出端与所述的数据处理单元(13)的输入端相连;所述的数据处理单元(13)的输出端分别与第一光强与偏振态调节器(3)、相移器(4)、第二光强与偏振态调节器(5)、精密调节台(8)的控制端通过电缆连接,所述的小孔光窗器件(9)包括滤波圆孔(9a)和透光窗口(9b),所述的滤波圆孔(9a)是直径Φi小于待测光学系统(7)的像方衍射极限分辨率的透光小孔,满足Φi<λ/(2NAi),其中λ为光源波长,NAi为待测光学系统的像方数值孔径;所述的透光窗口(9b)是能够无遮挡的透过所述的理想波前发生单元(6)的输出端(6B)经待测光学系统(7)成像后的像点弥散斑的四边形透光区域。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0155972.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