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泥沼地区高耸构筑物复合基桩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49266.6 | 申请日: | 2017-03-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59427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12 |
发明(设计)人: | 彭刚;杜慧鹏;张松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电建建筑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27/34 | 分类号: | E02D27/34;E02D27/14;E02D5/38;E02D5/44;C04B28/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合德专利事务所 11244 | 代理人: | 王文会;刘榜美 |
地址: | 10012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泥沼地区高耸构筑物的复合基桩的施工方法,利用该施工方法形成的复合基桩具有端承桩和摩擦桩两种桩型的优点,在上部建筑物或构筑物所产生的荷载的影响下,能够有效的调动桩间土体的作用来共同受力,同时反向连梁与大承台相结合,且反向梁嵌入承台之中能够使得基桩的抗扭转效果更好,桩端的夯击产生的大头不仅使桩的竖向承载力提高。在施工过程中,使用了新型固化剂使得桩周土体的强度、水稳定性得到提高,同时提高了桩的握裹力。 | ||
搜索关键词: | 泥沼 地区 高耸 构筑物 复合 施工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用于泥沼地区高耸构筑物的复合基桩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根据地质情况及建筑物或构筑物的下部尺寸设计桩的数量,采用四角各设计一根,中间设计1-2根;(2)利用螺旋钻机形成桩孔,成孔直径大于桩径的2倍,在土体中拌入固化剂并充分搅拌均匀后回灌入桩孔中;经过3-7天后,在桩位处利用螺旋钻机成桩孔,桩长为高耸建筑物或构筑物高度的1/10-1/15,桩孔径为400-600mm;(3)桩孔形成后下入钢筋笼,钢筋笼下部不设箍筋,钢筋笼就位后,浇入干硬性混凝土;(4)在钢筋笼内外侧下入双套管,外侧套管封闭钢筋笼与桩孔壁之间的空隙,钢筋笼内侧套管紧贴钢筋笼;(5)灌注混凝土同时提升内外双套管成桩;(6)在桩顶绑扎钢筋形成连梁,同时绑扎承台钢筋,并在桩顶位置预埋连接件;(7)浇筑承台、连梁混凝土,承台的高度大于桩径,连梁的高度大于承台的高度,承台的边缘超出桩的外侧边缘两倍桩径以上;第(3)步结束后,利用重锤通过内套管对干硬性混凝土进行夯击,并按照规范达到三击贯入度要求,在桩端形成扩大头;上述固化剂包括:水泥、海泡石、羟基磷灰石、草木灰、聚丙稀酰胺;其组成按照重量比,水泥10‑15%,海泡石20‑30%,羟基磷灰石15‑25%,草木灰20‑25%,聚丙稀酰胺15‑20%;固化剂的掺入量为加固土体重量的8‑20%。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电建建筑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电建建筑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0149266.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涂布剂水性分散液
- 下一篇:一种储热系统地基散热装置及其控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