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孔隙率多孔碳填充的燃料电池流场结构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40358.8 | 申请日: | 2017-03-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3588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07 |
发明(设计)人: | 李晓锦;刘文奇;韩东锐;孙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1M8/0258 | 分类号: | H01M8/0258;H01M8/0247;H01M8/0234 |
代理公司: | 沈阳科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21002 | 代理人: | 李颖;周秀梅 |
地址: | 266101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属于燃料电池流场设计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孔隙率多孔碳填充的燃料电池流场结构及其制备方法。燃料电池流场结构为燃料电池双极板的流道内填充具有高孔隙率的多孔碳结构;其中,多孔碳的孔隙率为50%‑90%。本发明利用酚醛树脂凝胶化阶段制备出具有良好浸润性、高强度、高孔隙率的多孔碳结构,并将多孔碳填充于燃料电池双极板流道之内以增强其水管理能力。相比常规多孔碳结构的制备方法,本发明提供的方法更快捷、条件更温和,实验条件的选择也更灵活。本发明所使用的设备简单,合成材料均为常用的化工原料,成本低,制备工艺简单、快捷、条件温和,适用于大规模的工业生产。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孔隙率 多孔 填充 燃料电池 结构 及其 制备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高孔隙率多孔碳填充的燃料电池流场结构,其特征在于:燃料电池流场结构为燃料电池双极板的流道内填充具有高孔隙率的多孔碳结构;其中,多孔碳的孔隙率为50%‑90%。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0140358.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