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行车远程控制系统和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39210.2 | 申请日: | 2017-03-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29741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19 |
发明(设计)人: | 邹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鸿鑫康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C13/16 | 分类号: | B66C13/16;B66C13/44;B66C13/46;B66C13/48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汉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99 | 代理人: | 彭益宏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行车的控制系统,尤其是行车远程控制系统和控制方法,行车远程控制系统,包括通过无线网与远程控制系统连接的行车控制器、视频探头、定位系统、高度测量系统和称重系统;所述远程控制系统包括工控机、操作平台和显示器,所述工控机分别与无线模块、操作平台和显示器连接,所述操作平台用于设置参数和控制行车运行。本发明提供的行车远程控制系统和控制方法能够将采集到的图像数据和距离数据直观的进行判断,并通过定位系统确定目标物的具体位置,有效控制吊车根据目标位置精确地定位,避免了人工定位准确率低的问题,有效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能检测货物的重量,有效避免超载,防止发生安全事故。 | ||
搜索关键词: | 行车 远程 控制系统 控制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行车远程控制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划分区域,在远程控制系统的操作平台上将行车轨道等间距分成多个区域,每个区域的长度不小于20cm,每个区域设置一个代码;S2提升吊钩,在操作平台上设置吊钩的安全位置,操作平台通过行车控制器控制提升机构提升吊钩,高度测量系统的激光测距传感器检测吊钩与小车之间的距离,使吊钩提升到安全位置;S3移动大车,在操作平台上输入待提升货物所在区域的代码,然后通过行车控制器控制大车移行机构移动,定位系统的激光测距传感器检测大车与轨道一端的距离,将大车快速、稳定的移动到设定区;S4移动小车,操作人员观看显示器,控制操作杆,将小车移动到待提升货物上方,放下吊钩,由现场工作人员将货物挂到吊钩上;S5提升货物,操作人员在操作平台上输入安全高度,即货物的底部与地面的距离,操作平台通过行车控制器控制行车的提升机构提升货物,高度测量系统的超声波测距传感器检测货物与地面的距离,使货物提升到安全高度,如果激光测距传感器检测到的吊钩与小车之间的距离小于极限距离时报警;S6称重,在提升机构提升过程中称重系统的称重传感器检测货物的重量,当货物重量大于事先输入的极限重量时,操作平台报警,并立刻停止提升,同时放下吊钩;S7移动到卸货区,在操作平台上输入卸货区的代码,然后通过行车控制器控制大车移行机构移动,定位系统的激光测距传感器检测大车与轨道一端的距离,将大车快速、稳定的移动到卸货区;S8放下货物,操作人员观看显示器,控制操作杆,将小车移动到卸货点上方,放下吊钩,现场工作人员将货物从吊钩上取下;所述行车远程控制系统包括通过无线网与远程控制系统连接的行车控制器、视频探头、定位系统、高度测量系统和称重系统;所述远程控制系统包括工控机、操作平台和显示器,所述工控机分别与无线模块、操作平台和显示器连接,所述操作平台用于设置参数和控制行车运行,所述显示器显示操作平台的内容和视频探头的图像;所述行车控制器安装在行车的大车上,行车控制器分别与行车的大车移行机构、小车移行机构、提升机构以及无线模块连接;所述视频探头安装在行车的大车上,用于观察吊钩及行车的周围环境,视频探头与无线模块连接;所述定位系统用于测量行车位于轨道的位置;所述高度测量系统用于测量吊钩与小车之间距离以及货物与地面之间的距离;所述称重系统用于检测提升货物的重量;所述高度测量系统包括与无线模块连接的激光测距传感器和超声波测距传感器,所述激光测距传感器安装在小车上,激光测距传感器测量吊钩与小车之间的距离,超声波测距传感器安装在大车的一端,超声波测距传感器测量货物与地面之间的距离,激光测距传感器和超声波测距传感器检测的高度数据通过无线网传输给远程控制系统;所述称重系统包括称重传感器,所述称重传感器安装在吊钩上,并与无线模块连接,通过无线网将重量数据传输给远程控制系统;所述视频探头不少于三个,一个安装在大车下方的一端用于监控吊钩,其余两个分别安装在大车的两侧用于监控行车两侧的情况;所述定位系统包括激光测距传感器,所述激光测距传感器安装在大车的一侧,并与无线模块连接,激光测距传感器测量大车与轨道一端的距离,并通过无线网将距离数据传输给远程控制系统。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鸿鑫康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深圳市鸿鑫康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0139210.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