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圣麻/亚麻/莫代尔混纺纱的生产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30514.2 | 申请日: | 2017-03-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57617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28 |
发明(设计)人: | 李瑛慧;谢春萍;徐伯俊;苏旭中;刘新金;崔世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D02G3/04 | 分类号: | D02G3/04;D02G3/44 |
代理公司: | 无锡华源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28 | 代理人: | 聂启新 |
地址: | 214122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圣麻/亚麻/莫代尔混纺纱的生产方法。纱线包含圣麻纤维40%、亚麻纤维30%、莫代尔纤维30%。生产工艺包括:将亚麻纤维进行预处理,提高可纺性;将亚麻纤维与莫代尔纤维经第一开清棉、第一梳棉制得第一混合生条;将第一混合生条人工撕扯再打包,经第二开清棉、第二梳棉制得第二混合生条;将圣麻纤维经第三开清棉、第三梳棉制得圣麻生条;将50%的第二混合生条与50%的圣麻生条经三道并条、粗纱工序制得混纺粗纱;将混纺粗纱由赛络纺方式喂入细纱机,经细纱制得圣麻/亚麻/莫代尔混纺纱线。本发明制成的圣麻/亚麻/莫代尔混纺纱及后道织物抑菌防霉、吸湿透气、清凉舒适、光泽柔和、挺括滑爽、绿色环保。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亚麻 莫代尔 混纺纱 生产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圣麻/亚麻/莫代尔混纺纱的生产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将亚麻纤维进行预处理,首先运用机械式作用使亚麻纤维原料充分分离并均匀混合,而后按亚麻质量给麻层逐层均匀喷洒2%~4%的乳化液和2%~4%的软化剂,并堆仓养生24h,提高可纺性;第二步,将亚麻纤维与莫代尔纤维经第一开清棉工序、第一梳棉工序制得第一混合生条,其中亚麻纤维用量比莫代尔纤维用量高10%;采用第一开清棉工序制得第一混合棉卷,第一开清棉工序中,抓棉机打手刀片伸出肋条的距离为5.5‑7.0mm,小车每次下降的距离为2.0‑2.5mm,抓棉打手速度为1000‑1100r/min,豪猪开松机打手速度为480‑520r/min,梳针打手转速为480‑520r/min,成卷机综合打手速度为950‑1000r/min,尘棒间隔距为10‑12mm,棉卷罗拉转速为10‑12r/min,棉卷定量为390‑420g/m,棉卷长度为31‑33m;采用第一梳棉工序制得第一生条,第一梳棉工序中,锡林速度为280‑320r/min,刺辊速度为650‑680r/min,道夫速度为17‑20r/min,锡林‑盖板五点隔距为0.25mm、0.25mm、0.23mm、0.23mm、0.25mm,锡林‑道夫隔距为0.18‑0.2mm,给棉板‑刺辊隔距为0.18‑0.2mm,生条定量为19‑22g/5m;第三步,将第一混合生条人工撕扯再打包,经第二开清棉工序、第二梳棉工序制得第二混合生条;将第一混合生条人工撕扯再打包,采用第二开清棉工序制得第二混合棉卷,第二开清棉工序中,抓棉机打手刀片伸出肋条的距离为5.5‑7.0mm,小车每次下降的距离为2.0‑2.5mm,抓棉打手速度为1000‑1100r/min,豪猪开松机打手速度为490‑530r/min,梳针打手转速为490‑530r/min,成卷机综合打手速度为960‑1000r/min,尘棒间隔距为9‑10mm,棉卷罗拉转速为10‑12r/min,棉卷定量为390‑420g/m,棉卷长度为31‑33m;采用第二梳棉工序制得第二生条,第二梳棉工序中,锡林速度为350‑370r/min,刺辊速度为860‑900r/min,道夫速度为16‑20r/min,锡林‑盖板五点隔距为0.23mm、0.23mm、0.20mm、0.20mm、0.23mm,锡林‑道夫隔距为0.18‑0.2mm,给棉板‑刺辊隔距为0.18‑0.2mm,生条定量为18‑20g/5m;第四步,将圣麻纤维经第三开清棉工序、第三梳棉工序制得圣麻生条;采用第三开清棉工序制得圣麻棉卷,第三开清棉工序中,抓棉机打手刀片伸出肋条的距离为2.5‑3.5mm,小车每次下降的距离为2.0‑2.5mm,抓棉打手速度为700‑800r/min,豪猪开松机打手速度为450‑500r/min,梳针打手转速为450‑500r/min,成卷机综合打手速度为900‑960r/min,打手‑给棉罗拉隔距为10‑12mm,打手‑剥棉罗拉隔距为2‑3mm,尘棒间隔距为10‑12mm,棉卷罗拉转速为10‑12r/min,棉卷定量为390‑420g/m,棉卷长度为31‑33m;采用第三梳棉工序制得圣麻生条,第三梳棉工序中,锡林速度为320‑340r/min,盖板速度为95‑100mm/min,刺辊速度为780‑800r/min,道夫速度为16‑20r/min,锡林‑盖板五点隔距为0.25mm、0.23mm、0.20mm、0.20mm、0.25mm,锡林‑道夫隔距为0.2‑0.3mm,给棉板‑刺辊隔距为0.2‑0.3mm,刺辊‑锡林隔距为0.15‑0.2mm,后罩板上、下隔距为0.55‑0.57mm、0.65‑0.67mm,小漏底进、出隔距为9.4‑9.6mm、8.4‑8.6mm,后罩板上下隔距为0.85‑0.88mm、1.08‑1.1mm,生条定量为16‑18g/5m;第五步,将50%的第二混合生条与50%的圣麻生条经头道并条工序、二道并条工序、三道并条工序、粗纱工序制得混纺粗纱;采用三道并条工序将50%的第二混合生条与50%的圣麻生条制得混合熟条,三道并条工序包括头道并条工序、二道并条工序、三道并条工序,头道并条工序中,采用3根圣麻生条和4根混合生条并合,前罗拉线速度为165‑175m/min,罗拉隔距为14mm、19mm,总牵伸倍数7.0倍,后区牵伸倍数1.73倍,头道并条定量17.14g/5m,喇叭口直径3.2mm;二道并条工序中,前罗拉线速度为160‑170m/min,7根头道并条并合,罗拉隔距为14mm、19mm,总牵伸倍数为7.5倍,后区牵伸倍数为1.54倍,二道并条定量为16.0g/5m,喇叭口直径为3.0mm;三道并条工序中,前罗拉线速度为150‑160m/min,8根二道并条并合,罗拉隔距为14mm、19mm,总牵伸倍数为8.3倍,后区牵伸倍数为1.36倍,混和熟条定量为15.4g/5m,喇叭口直径2.8mm;采用粗纱工序制得混合粗纱,粗纱工序中,粗纱定量为4‑5g/10m,前罗拉速度为160‑180r/min,锭翼转速为600‑630r/min,罗拉隔距为27mm、34mm,后区牵伸倍数为1.42倍,总牵伸倍数为6.2‑7.75倍,罗拉加压分别为26kg/锭、15kg/锭、20kg/锭,钳口为6.5mm,捻系数为70‑90;第六步,将制得的混纺粗纱由赛络纺方式喂入细纱机,经细纱工序制得圣麻/亚麻/莫代尔混纺纱;采用细纱工序制得圣麻/亚麻/莫代尔混纺纱线,细纱工序中,采用四罗拉网格圈式紧密纺环锭细纱机,将制得的混合粗纱由赛络纺方式喂入细纱机,成纱捻度为90‑95捻/10cm,罗拉隔距为20mm、33mm,锭速为9000‑11000r/min,钳口隔距为2.5‑3mm,后区牵伸倍数为1.32倍,选用低弹抗绕胶辊,配置自润滑钢领,摇架压力为240N/双锭、160N/双锭、200N/双锭,集聚负压为1800Pa‑2100Pa。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南大学,未经江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0130514.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