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检测单个金纳米颗粒表面生物分子的装置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111459.2 | 申请日: | 2017-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18543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04 |
发明(设计)人: | 张鲁凝;黄亚琴 | 申请(专利权)人: | 同济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15/10 | 分类号: | G01N15/10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1225 | 代理人: | 王小荣 |
地址: | 20009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单个金纳米颗粒局域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性质进行生物分子及其构象检测的装置和方法,首先将金纳米颗粒覆载在洁净的盖玻片上与定制的微流控芯片组装,然后通过蠕动泵切换微流控芯片贮液腔体中的液体,利用实验室搭建的光热装置检测结合到金纳米颗粒表面的生物分子及其构象变化,该生物分子可以是DNA或多肽。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可以实现原位、实时检测,具有高灵敏度,高信噪比,少试剂量,半自动化,低浓度等特点。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检测 单个 纳米 颗粒 表面 生物 分子 装置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用于检测单个金纳米颗粒表面生物分子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光热系统、用于寻找和选择单个金纳米颗粒的暗场显微镜、放置在暗场显微镜样品台上的微流控芯片样品以及用于检测光信号的雪崩二极管,所述光热系统发射加热光和检测光并聚焦在微流控芯片样品上,从微流控芯片样品中反射出来的检测光原路返回至雪崩二极管中,所述加热光和检测光到达微流控芯片样品处时共焦点。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同济大学,未经同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0111459.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