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极性反转电压策略的纳喷雾离子源及其操作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11027.1 | 申请日: | 2017-0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83511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13 |
发明(设计)人: | 龚晓云;方向;熊行创;叶似剑;赵迎晨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H01J49/16 | 分类号: | H01J49/16;H01J4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力量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504 | 代理人: | 宋林清 |
地址: | 100019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极性反转电压策略的纳喷雾离子源,包括纳喷雾喷针,用于装载样品溶液;金属电极,插入到纳喷雾喷针内,与样品溶液直接接触;绝缘端盖,封堵在纳喷雾喷针的尾端,防止漏电;高压电源,具有正反双向输出功能,与金属电极连接,连接金属电极的电线穿过绝缘端盖。本发明首先使用反相负高压对样品溶液进行预处理,然后使用正相高压产生纳喷雾,相比于普通nano‑ESI而言,具有更高的信号强度、更高的信噪比,对缓冲盐基质的耐受性增强。在检测过程中,不会导致蛋白质分子折叠结构的展开。装置和操作简单,无需额外添加剂和其它预处理手段。 | ||
搜索关键词: | 喷雾 样品溶液 喷针 预处理 喷雾离子源 极性反转 金属电极 绝缘端盖 耐受性 蛋白质分子 额外添加剂 漏电 电线穿过 高压产生 高压电源 连接金属 输出功能 折叠结构 正反双向 负高压 缓冲盐 信噪比 电极 反相 封堵 基质 尾端 装载 检测 | ||
【主权项】:
1.一种基于极性反转电压策略的纳喷雾离子源的操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从纳喷雾喷针的尾端注入样品溶液;S2,将金属电极从纳喷雾喷针尾端插入到纳喷雾喷针内,直至金属电极与样品溶液接触到;S3,用绝缘端盖封住纳喷雾喷针的尾端并连通高压电源和金属电极;S4,打开高压电源先对金属电极输出‑2.5kV至‑5.0kV电压,持续输出3s至12s;然后对金属电极输出+1.5kV至+2.0kV电压,用于产生纳喷雾。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未经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0111027.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空心圆柱型收集极诊断电离室
- 下一篇:体液引流装置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