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引物对及其在杨黄纤孔菌与桑黄纤孔菌鉴别中的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710097086.8 | 申请日: | 2017-0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11467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23 |
发明(设计)人: | 宋吉玲;袁卫东;陆娜;李海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浙江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12N15/11 | 分类号: | C12N15/11;C12Q1/6895;C12Q1/04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24 | 代理人: | 胡红娟 |
地址: | 310024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引物对及其在杨黄纤孔菌与桑黄纤孔菌鉴别中的应用。引物对,包括上游引物和下游引物,核苷酸序列为:上游引物:5′‑GAGTGCGTCGGGTGAAGACT‑3′或5′‑TGCGCATGTGCACGGCCTT‑3′,下游引物:5′‑AGGAGGTAACAACAACTCCTT‑3′。本发明引物对能够被用于鉴别杨黄纤孔菌和桑黄纤孔菌,通过对样品的基因组DNA进行扩增,再进行普通的核酸胶电泳,如果有特异性的扩增条带,则待检测样品为杨黄纤孔菌,否者为桑黄纤孔菌。使用本发明引物对来鉴别杨黄纤孔菌和桑黄纤孔菌,方法简单、方便,结果可靠性好。 | ||
搜索关键词: | 引物 及其 杨黄纤孔菌 桑黄纤孔菌 鉴别 中的 应用 | ||
【主权项】:
1.一种鉴别杨黄纤孔菌与桑黄纤孔菌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提取待检测样本的基因组DNA;(2)以所述基因组DNA为模板,利用引物对进行PCR扩增;(3)PCR扩增产物进行电泳检测,其中,所述引物对包括上游引物和下游引物,核苷酸序列为:上游引物:5′‑GAGTGCGTCGGGTGAAGACT‑3′或5′‑TGCGCATGTGCACGGCCTT‑3′,下游引物:5′‑AGGAGGTAACAACAACTCCTT‑3′,若电泳检测结果出现条带,则待检测样本为杨黄纤孔菌;若电泳检测结果没有条带,则待检测样本为桑黄纤孔菌。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浙江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未经杭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浙江省林业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0097086.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