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拉口铜管的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096756.4 | 申请日: | 2017-0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08164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02 |
发明(设计)人: | 周荣军;周碧英;刘敬亮;陈忠海;刘桂林;陈小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赛夫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15/00 | 分类号: | B23P15/00 |
代理公司: | 宁波奥凯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27 | 代理人: | 姜瑞祥;白洪长 |
地址: | 315511 浙江省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拉口铜管的制造方法,针对现有同类产品制造方法和加工工艺较难达到特定锥角和大小孔径差较大要求,自动化程度较低的技术问题而设计。其要点是:通过铜管打头机第一次打头和灌拉拔油后,通过铜管盘拉机第一道盘拉;接着第二次打头,通过铜管盘拉机第二道盘拉;再接着通过铜管打头机第三次打头和灌拉拔油,通过铜管盘拉机第三道盘拉;再接着通过调直切断机对铜管进行矫直切断,通过两端扩缩机对铜管的一端进行缩孔,再通过两端扩缩机对铜管的另一端进行扩孔,制得成品铜管。所述两端扩缩机的工作台设有工作大圆盘、中间小圆台,支座分别设有扩孔气缸、缩孔气缸、出料槽和出料气缸,扩孔气缸设有扩孔头,缩孔气缸设有缩孔头。 | ||
搜索关键词: | 铜管 制造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拉口铜管的制造方法,该铜管的产品材料为磷脱氧铜管,化学成分:铜银99.9%,硼0.015~0.040%,力学性能:抗拉强度220MPa‑260MPa,伸长率≥30,维氏硬度HV≤70,直线度控制在5mm以内,圆度0.02mm,壁厚不均匀度控制在0.04mm以内,该铜管的制造方法是将毛铜管经过拉拔,进行缩小,然后一端的孔口要扩成喇叭口;其特征在于该铜管的制造方法具体步骤如下:首先对产品材料接收后进料检验,通过铜管打头机第一次打头,对铜管进行灌拉拔油,在铜管的孔内放游动芯头,并通过铜管盘拉机第一道盘拉;接着第二次打头,并通过铜管盘拉机第二道盘拉;再接着通过铜管打头机第三次打头,对铜管进行灌拉拔油,并在铜管的孔内放游动芯头,并通过铜管盘拉机第三道盘拉;再接着通过调直切断机对铜管进行矫直切断,通过两端扩缩机对铜管的一端进行缩孔,再通过两端扩缩机对铜管的另一端进行扩孔,制得成品铜管(1),最后将制得的成品铜管依次进行检验、清洗、包装、出厂;所述成品铜管(1)的制造方法具体步骤如下:该铜管的产品材料为Φ6.35mm和壁厚0.5mm的磷脱氧铜管,首先对产品材料接收后进料检验,通过铜管打头机第一次打头,对铜管进行灌拉拔油,在铜管的孔内放Φ4.5mm×Φ3.57mm的游动芯头,并通过铜管盘拉机第一道盘拉,铜管盘拉机采用30转/分,50mm×Φ4.5mm,以及外径Φ4.5mm±0.5mm的模具;接着第二次打头,并通过铜管盘拉机第二道盘拉,铜管盘拉机采用30转/分,50mm×Φ3.8mm,以及外径Φ3.8mm±0.5mm的模具;再接着通过铜管打头机第三次打头,对铜管进行灌拉拔油,并在铜管的孔内放Φ2.7mm×Φ2mm的游动芯头,并通过铜管盘拉机第三道盘拉,铜管盘拉机采用30转/分,50mm×Φ3mm,以及外径Φ3mm±0.05mm的模具;再接着通过平面度0.5mm和长度3m的调直切断机对铜管进行矫直切断,并通过切断机对铜管切断至长度38mm±0.5mm;再接着通过长度2.2mm+0.5mm和最大倒角长度0.2mm的两端扩缩机对铜管进行缩孔,缩孔至外圆Φ2.8mm+0.02mm/‑0.01mm,内径Φ1.8mm+0.05mm/‑0.11mm,并扩孔通过长度3mm±1mm和最大倒角长度0.2mm的两端扩缩机,扩孔至外圆Φ4mm±0.01mm,内径Φ3mm±1mm,总长37mm±0.5mm的成品铜管,最后将制得的成品铜管依次进行检验、清洗、包装、出厂;即制得的成品铜管,缩孔(101)外圆Φ2.8mm+0.02mm/‑0.01mm,缩孔内径Φ1.8mm+0.05mm/‑0.11mm,扩孔(102)内径Φ3mm±1mm,扩孔外圆Φ4mm±0.01mm,总长37mm±0.5mm。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赛夫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宁波赛夫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0096756.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