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致变色组合物与电致变色元件有效
申请号: | 201710080609.8 | 申请日: | 2017-0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6489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30 |
发明(设计)人: | 刘贵生;刘桓升;黄德成;龚宇睿;黄莉婷;吕奇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09K9/02 | 分类号: | C09K9/02;G02F1/1503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秦剑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致变色组合物,包括:0.5~10重量份的第一可氧化聚合物;0.5~10重量份的可还原有机化合物;0.5~20重量份的电解质;以及60~98.5重量份的溶剂。可氧化聚合物为1摩尔份的二胺与0.1~20摩尔份的二酸、二酰氯、或二酸酐的聚合物、前述聚合物的混合物、或前述聚合物的共聚物。本发明亦提供包括上述电致变色组合物的电致变色元件。 | ||
搜索关键词: | 变色 组合 元件 | ||
【主权项】:
1.一种电致变色组合物,包括:0.5~10重量份的第一氧化聚合物;0.5~10重量份的可还原有机化合物;0.5~20重量份的电解质;以及60~98.5重量份的溶剂;其中该第一可氧化聚合物为1摩尔份的二胺与0.1~20摩尔份的二酸、二酰氯、或二酸酐的聚合物、该聚合物的混合物、或该聚合物的共聚物,其中该二胺为式1、式2、或前述的组合:
Ar1为式3、式4、式5、式6、式7、或式8;
R为‑H、‑F、‑Br、‑Cl、‑I、‑CH3、‑C2H5、‑C3H7、‑n‑C4H9、‑s‑C4H9、‑t‑C4H9、‑C5H11、‑C6H13、‑C7H15、‑OCH3、‑OC2H5、‑OC3H7、‑n‑OC4H9、‑s‑OC4H9、‑t‑OC4H9、‑OC5H11、‑OC6H13、或‑OC7H15;Ar2为式9、式10、式11、或式12:
其中该二酸为式13、该二酰氯为式14、该二酸酐为式15:
R1为‑(CH2)n‑、式9、式16、式17、式18、式19、式20、式21、式22、式23、或式24,其中n介于1~12之间:
R2为环状脂肪族或有机芳香族。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未经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0080609.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