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湿地松容器苗直接修复金属废矿渣堆场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026907.9 | 申请日: | 2017-0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18607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30 |
发明(设计)人: | 孙小艳;李彦强;吴照祥;谭胤静;钟永达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省科学院生物资源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G17/00 | 分类号: | A01G17/00;A01G24/28;A01G24/22;A01G24/15;A01C1/00;A01C1/08;A01B79/02;C05G3/00 |
代理公司: | 南昌市平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6122 | 代理人: | 姚伯川 |
地址: | 330096 江***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利用湿地松容器苗直接修复金属废矿渣堆场的方法,包括以下内容:(1)湿地松种子在育苗穴盆中发芽;(2)苗木管理;(3)移植到可降解无纺布容器袋;(4)容器苗管理;(5)矿区废矿渣堆积坡地整地;(6)移植。本发明利用湿地松容器苗培育湿地松幼苗成活率高,将其移植到矿区废矿渣堆积地上,对废矿山进行生态修复,不仅可以满足湿地松幼苗生长的营养需求,也提高了湿地松在矿渣中的成活率,为后期进行矿区废弃矿渣堆积地土壤基质改良以及其他修复植物的定植提供了立地基础。本发明采用湿地松容器苗直接修复金属废矿渣堆场的方法,为湿地松在矿区废矿渣立地条件下的生长需求提供了解决途径。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湿地松 容器 直接 修复 金属 矿渣 堆场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利用湿地松容器苗直接修复金属废矿渣堆场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步骤如下:(1)湿地松种子发芽:将湿地松种子置于60℃的温开水浸种2‑3天,中间更换温水1‑2次,用0.2%高锰酸钾溶液对种子进行消毒2h,用清水冲洗干净;湿地松种子催芽后直接播于大号深孔育苗穴中,育苗基质为泥炭、谷壳和蛭石,并拌以钙镁磷肥和多菌灵,充分混匀;每一穴中播种2‑3粒,覆上一层薄薄的细沙,待发芽成苗后,每一穴定植1株幼苗,多余的幼苗移植于缺苗的育苗穴内,定植后喷水定根;(2)苗木管理:控温及防病;幼苗期要根据具体天气状况用遮阳网控温、透气,根据土壤干湿浇水,在芽苗萌芽和移植前期,水分管理要做到适量、多次,每天喷雾1‑2次,在早上或傍晚喷雾1min,使营养土保持湿润状态,促进侧根生长;根据湿地松幼苗的长势适当用3%的浓度的N:P:K=20:20:20的全营养水溶性叶面肥进行追肥;(3)移植到可降解无纺布容器袋:在选择容器袋培养基质时,尽可能采用矿区附近可利用资源,通过不同基质配比,寻找湿地松在废矿渣生长的容器基质;将一定比例的泥炭土、木屑、谷壳、黄心土和火烧土搅拌均匀;为预防病虫害,加入3%工业硫酸亚铁25kg/m3,用塑料薄膜覆盖2‑3天后装入容器袋中;南方湿润多雨,且湿地松具有较好的耐旱性,所以基质中不加入保水剂;在湿地松幼苗根系团形成,幼苗长至12‑15cm左右时,将苗木和培养基质一起移植到可降解无纺布容器袋中;(4)容器苗管理:移植初期加大施肥量,用6%浓度的全营养水溶性叶面肥每10d施肥一次,连续施肥3‑4次,促进幼苗生长;在生长后期,快要出圃前,停止施用氮肥,施用磷肥和钾肥,让苗木木质化;(5)矿区废矿渣堆积坡地整地:废矿堆积地坡地较陡,部分稳定性较差的坡面应进行工程改良,将土壤条件较差的渣石坡面改成坡度相对较缓较稳定的斜坡面,在废矿渣上挖坑,按照容器袋的规格穴坑约30cm×30cm;(6)移植:湿地松容器苗的出圃标准为苗木根系团充分形成,苗高超过20cm,此时即可出圃进行造林;一般在2月、5月、9月移植;移植到整好的矿区废矿渣堆积坡地上;将容器苗直接移植到废石坑中,栽植时划破容器袋底部,移植后平整穴面,行株距为1.5米×1.5米;一年后,湿地松可以长0.5‑0.8m左右,每年追加氮磷钾肥1‑2次,湿地松长势会更好。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省科学院生物资源研究所,未经江西省科学院生物资源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0026907.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园艺植物的栽培方法
- 下一篇:一种台湾柠檬的种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