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聚酰亚胺薄膜的制备方法及由该方法制备得到的聚酰亚胺薄膜有效
申请号: | 201710005778.5 | 申请日: | 2017-01-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6589374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21 |
发明(设计)人: | 陈颖;张文祥;刘佳音;张步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洲时代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G73/10 | 分类号: | C08G73/10;C08L79/08;C08J5/18;C08K9/06;C08K3/36;C08K3/22;C08K3/28 |
代理公司: | 长沙朕扬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13 | 代理人: | 杨斌 |
地址: | 4120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聚酰亚胺薄膜的制备方法,包括将表面经偶联剂改性的无机填料分散液、二酐和二胺加入到极性有机溶剂中混合,二酐和二胺缩聚得到聚酰胺酸树脂;将聚酰胺酸树脂先后经脱泡、流延、亚胺化得到所述聚酰亚胺薄膜。所述偶联剂包括偶联剂A和偶联剂B两种,所述偶联剂A选自含有氨基、醛基、环氧基、异氰酸根、酸酐基、巯基等任意一种反应性基团的硅烷偶联剂或者钛酸酯类偶联剂;偶联剂B选自含有长链烷基的硅烷偶联剂或者钛酸酯类偶联剂,所述偶联剂A和所述偶联剂B的摩尔比为2:8~8:2。采用本发明所述方法制备得到的聚酰亚胺薄膜拉伸强度为165~180MPa,断裂伸长率为48%~60%,工频电气强度为210MV/m~230MV/m,耐电晕寿命为60h~80h。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聚酰亚胺 薄膜 制备 方法 得到 | ||
【主权项】:
1.一种聚酰亚胺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将无机填料、偶联剂在极性有机溶剂中混合,在30℃~110℃温度条件下加热2~24小时,得到表面经偶联剂改性的无机填料分散液;(2)将所述无机填料分散液、二酐和二胺加入到极性有机溶剂中混合,在10℃~80℃温度条件下,待二酐和二胺溶解后,继续反应2h~6h,二酐和二胺缩聚得到聚酰胺酸树脂;(3)将所述步骤(2)得到的聚酰胺酸树脂先后经脱泡、流延、亚胺化得到所述聚酰亚胺薄膜;所述偶联剂包括偶联剂A和偶联剂B两种,所述偶联剂A选自含有氨基、醛基、环氧基、异氰酸根、酸酐基、巯基中任意一种反应性基团的硅烷偶联剂或者钛酸酯类偶联剂;偶联剂B选自含有长链烷基的硅烷偶联剂或者钛酸酯类偶联剂,所述偶联剂A和所述偶联剂B的摩尔比为4:6~6:4;所述偶联剂A选自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γ‑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γ‑(β‑氨乙基)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γ‑(2,3‑环氧丙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γ‑(2,3‑环氧丙氧)丙基三乙氧基硅烷、β‑(3,4‑环氧环己基)乙基三甲氧基硅烷、γ‑巯丙基三甲氧基硅烷、γ‑巯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异氰酸3‑(三乙氧基硅烷)丙酯、三乙氧基硅基丁醛、3‑(三乙氧基硅基)丙基琥珀酸酐、4‑氨基苯磺酰基二(十二烷基苯磺酰基)钛酸异丙酯中的一种;所述偶联剂B中长链烷基的碳链长度为8~25个碳原子。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洲时代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株洲时代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0005778.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