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G‑四联体核酸适配体荧光探针检测三聚氰胺在审
申请号: | 201710003536.2 | 申请日: | 2017-01-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80255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17 |
发明(设计)人: | 张鸣镝;乔尚娜;郑宏儒;别佳昕;刘鑫;孙春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1/64 | 分类号: | G01N21/64 |
代理公司: | 长春市恒誉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22212 | 代理人: | 李荣武 |
地址: | 130012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基于G‑四联体核酸适配体荧光探针检测三聚氰胺,属于分析化学技术领域;其特征在于利用三聚氰胺与核酸适配体的特异性氢键结合作用使得适配体弯曲成一个发夹结构,这使G‑四连体与FAM荧光距离接近使荧光猝灭,来检测塑料样品中三聚氰胺的残留量。包括以下步骤:T2探针的形成;利用T2探针检测三聚氰胺;基于目标物对G‑四连体核酸适配体探针的荧光作用效果检测三聚氰胺;通过荧光光谱测定含有G‑四连体的核酸适配体荧光探针对三聚氰胺的选择性;应用圆二色谱研究核酸适配体与三聚氰胺之间的相互作用;对实际样品中的三聚氰胺进行检测。本方法提供了一种对三聚氰胺有高选择性,同时又简单、快速、灵敏的检测方法,具有良好的实用价值,便于推广。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联体 核酸 适配体 荧光 探针 检测 三聚 | ||
【主权项】:
基于G‑四连体核酸适配体荧光探针检测三聚氰胺,其特征在于利用三聚氰胺与核酸适配体的特异性氢键结合作用,使得核酸适配体弯成一个发夹结构,这使G‑四连体与FAM荧光距离接近使荧光猝灭,来检测塑料样品中三聚氰胺的残留量,包括以下步骤:T2探针的形成;基于目标物对G‑四连体核酸适配体探针的荧光作用效果检测三聚氰胺;通过荧光光谱测定含有G‑四连体的核酸适配体荧光探针对三聚氰胺的选择性;运用所建立的核酸适配体光学传感器对实际样品中的三聚氰胺进行检测。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大学,未经吉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0003536.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