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效复合式尾气净化除尘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0941146.0 | 申请日: | 2016-08-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6008339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3-15 |
发明(设计)人: | 李国豪;刘海娜;辛颜举 | 申请(专利权)人: | 焦作市钰欣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0/00 | 分类号: | B01D50/00 |
代理公司: | 郑州浩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41130 | 代理人: | 王国旭 |
地址: | 454000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效复合式尾气净化除尘装置,包括进气管、出气管、物理除尘舱及溶液除尘舱,进气管与物理除尘舱顶部连通,出气管与溶液除尘舱顶部连通,物理除尘舱及溶液除尘舱间通过导气管和引流管连通,物理除尘舱包括舱体、驱动轴、支撑杆、静电除尘电极、静电除尘网及水雾喷淋口,溶液除尘舱包括槽体、溶液、导流板、隔板、加药罐、pH检测装置及循环泵。本新型结构简单,使用灵活方便,一方面有效的将尾气中所混杂的各类固体颗粒及液滴污染物进行分离回收,有效的提高了尾气净化作业的工作效率和质量,另以方面可对回收的污染物进行清洗并进行中和反应,从而达到降低污染物的环境的污染性的目的。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效 复合 尾气 净化 除尘 装置 | ||
【主权项】:
一种高效复合式尾气净化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高效复合式尾气净化除尘装置包括进气管、出气管、物理除尘舱及溶液除尘舱,所述的进气管与物理除尘舱顶部连通,出气管与溶液除尘舱顶部连通,所述的物理除尘舱及溶液除尘舱间通过导气管和引流管连通,所述的物理除尘舱包括舱体、驱动轴、支撑杆、静电除尘电极、静电除尘网及水雾喷淋口,所述的舱体为倒置锥体结构,所述的驱动轴通过驱动机构嵌于舱体内,并与舱体同轴分布,所述的驱动机构通过滑轨安装在舱体外表面,所述的驱动轴长度不大于舱体高度的3/4,所述的支撑杆若干,环绕驱动轴轴线均布在驱动轴外表面并与驱动轴轴线相互垂直分布,所述的静电除尘网至少一个,通过定位扣与支撑杆连接并环绕驱动轴轴线包覆在驱动轴外侧,所述的静电除尘电极若干并环绕驱动轴轴线均布在舱体内表面上,且最下端的静电除尘电极不超过驱动轴末端所在平面,所述水雾喷淋口若干,并环绕舱体轴线均布在舱体内表面上,且所述的水雾喷淋口不超过驱动轴末端所在平面,所述的水雾喷淋口轴线与舱体轴线呈现0°—90°夹角,所述的水雾喷淋口通过引流管与溶液除尘舱连通,所述的溶液除尘舱包括槽体、溶液、导流板、隔板、加药罐、pH检测装置及循环泵,所述的槽体为密闭的腔体结构,且其横截面为“V”字型结构,所述的溶液、隔板和导流板均嵌于槽体内,其中隔板为网板状结构与水平面平行分布,并将槽体分割为过气腔和集污腔,且过气腔位于集污腔正上方,所述的出气管与过气腔末端连接,导气管与过气腔前端连接,所述的集污腔处另设至少一个排污管,所述的导流板垂直安装在隔板上表面,并将过气腔分割为至少一条“S”型气路,所述的加药罐、pH检测装置及循环泵均通过滑轨与槽体外表面滑动连接,并分别与过气腔连通,其中所述的循环泵另通过引流管与水雾喷淋口相互连通。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焦作市钰欣机械有限公司,未经焦作市钰欣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20941146.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低温油雾净化器
- 下一篇:一种油田天然气集输用净化装置